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1部分

一面。

到了這個時候,朱由檢雖然已經得知肖天健的刑天軍已經開始分三路大軍直撲京畿,內心中也很清楚大明很可能就在今年之內,便要覆滅,可是他對於建奴的出爾反爾還是憤怒異常。

而就在三天前,他又得知了刑天軍左路軍人馬,在叛臣盧象升以及賊將閻重喜等人的率領下,“擊敗”了宣大總兵楊國柱,佔領了大同府全境,同時“逼迫”楊國柱不得不率部從宣府鎮一帶退入到了居庸關之內,放棄了宣府鎮,使得宣大之地也在幾天時間之內,便迅速的丟失,朱由檢同樣惱怒異常,但是在這個時候,他還是選擇了令楊國柱和宣化密雲總兵唐通,率軍奔赴山海關,馳援被圍於寧遠城的洪承疇所部。

另外吳三桂死後,山海關已無大將,在朝臣的請命之下,崇禎再一次將已經在京師去職的吳襄起復,再次任命吳襄為山海關總兵官,令其立即出京奔赴山海關,主持山海關防務。

在這段時間裡,崇禎也仔細的回顧了一下自己這幾年來的過失,對於肖天健,他自然是痛恨無比,但是對於建奴方面的恨意,甚至超出對肖天健恨意的十倍。

仔細回想一下大明之所以走到眼下山窮水盡的地步,朱由檢認為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建奴身上,自從野豬皮努爾哈赤在遼東起兵造反之後,大明的財政便開始陷入到了困境之中,從天啟年間開始,大明的財政收入便主要傾斜到了關外對付建奴的事情上,以至於國內災荒連連,卻無力賑濟,還迫於北方的局勢,不斷的加餉加賦,最終搞得天下狼煙四起,變民到處揭竿而起。

所以眼下雖然大明覆滅在即,朱由檢還是暗下決心,要守住山海關一帶,不能再讓建奴南下了,面對著這樣的局面,朱由檢在這個時刻,選擇了將手中還能調動的主要兵力投入到了關寧戰場上去。

為此他還將總兵官唐通招入京城之中,親自提點了一番,對唐通給予了厚望,希望唐通能在這個時候發揮關鍵的作用,將洪承疇救回山海關,同時也召見了即將離京赴任的吳襄,希望他能守住山海關一線,不能再放建奴大軍入關。

唐通和吳襄開始都很感動,一個個拍胸脯保證不會辜負聖望,一定要擋住建奴入關,之後出京各自率部朝著山海關行去。

大批官軍在楊國柱和唐通的率領下,開始離開京畿之地,奔赴了寧遠城,頓時使得京畿之地更加兵力空虛了許多,為了防範刑天軍左路軍從居庸關叩關入犯京城,無奈之下的朱由檢只得下旨令現任的兵部尚書傅宗龍率部返回京師,鎮守京師一帶,並且派出了大將周遇吉去坐鎮居庸關,抵禦刑天軍的攻勢。

於是整個大明最後可用的兵力,都開始朝著京畿一帶匯聚,沒幾天時間,在刁正的統領之下,大中朝中路軍便勢如破竹的拿下了廣平府,兵鋒直指真定府。

整個中國北方三股勢力就此在明崇禎十四年、大中天元元年、清國崇德六年間,展開了一場有關三方生死存亡的大對決。

這場對決的主角其實只能說是建奴和大中兩方面,至於貌似正統的大明王朝,在這場對決之中,已經徹底的淪為了從屬地位,已經不能稱呼其為主角了。

大中朝的北伐起兵稍晚於建奴軍幾天時間,但是對肖天健來說,大中這邊所面臨的局勢,卻要比建奴方面稍好一些,畢竟到這個時候,大明最後一支有一定戰鬥力的軍隊,主要都集中在了關寧一帶,至於關內各地留守的官軍,卻基本上都已經沒有什麼戰鬥力了。

三月十七肖天健領兵出淮安府之後,沿著大運河便開始一路北上,沿途不斷的攻擊尚沒有投降的官府城池,在肖天健強大的右路軍兵鋒面前,各地方官府守軍,根本就沒有任何與之相抗的兵馬,於是在肖天健的督帥之下,沿途州府縣城可以說是如同摧枯拉朽一般的紛紛被大中朝右路軍攻破,更多地方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