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怒之下,將其所做之事上奏到了朝廷,等候朝廷對張焱的處置。
張焱的家人據說是散盡了家財,也沒有能保住張焱的性命,後來張焱還是被朝廷下旨,罷掉了他的遊擊之職,直接在太原就地棄市。
而平陽府為此又是緊張了好一陣子,雞飛狗跳的查了好久,但是因為刑天軍撤退的時候打掃戰場很是乾淨,沒有給官府留下太多蛛絲馬跡,最後當地官府也沒查出個所以然來,只是開始懷疑這夥擊敗張焱的杆子,很有可能是年前竄入山西一帶的那支陝西來的賊軍中的一支,具體這夥賊人在擊敗了張焱所部之後,跑到了哪兒去,各種訊息都很混亂,按照他們撤離的路線看,他們是在石井村擊敗了官軍之後,朝西北方向撤退了,所以有人說是這夥賊人跑到了平陽府以西的鄉寧縣一帶的山中,但是也有人說這夥賊人應該在沁水縣山中,當然也有人指出可能跟陽城縣一帶新近崛起的那夥賊人有關。
但是具體到這夥賊人到底是那一支流賊,官府方面沒有充分的證據,所以最終也無法下斷言,畢竟因為這時候到處的賊人都多如牛毛,誰也無法最終判定出到底是哪一路杆子做的,只是一定程度的懷疑到了陽城縣的刑天軍頭上。
不過這件事查著查著便立即被另外一件滔天的大事給掩蓋了下去,因為在京城方面出了大事了,而這裡說的京城可不是北京城也不是南京城,而是大明的中都鳳陽府。
各地官府在正月末的時候,突然間收到了一件驚天動地的訊息,那就是大明的中都突然間在正月十五那一天被大批流民軍給攻佔了,變民軍首領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部率領其麾下的流民軍先是在年前攻克了河南的滎陽,然後在滎陽大會各路變民軍,然後分兵出擊,長途奔襲,率領十數萬賊軍直入淮上突然之間進入南直隸,並且在上元節的時候,趁著鳳陽府的官軍不備,一舉便攻下明中都鳳陽。
鳳陽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里,朱元璋的爹孃就葬在這裡,因為怕壞了皇族的風水,所以並未像一般的城池那樣築起高高的城牆,雖說留守這裡的有六千官軍,但是變民軍實在是來的太快,他們根本來不及作出反應,便被蜂擁而來的流民軍一舉淹沒,打了個大敗而逃,鳳陽府隨即便告陷落。
這幫變民軍攻佔鳳陽以後,毀皇陵樓殿,焚龍興寺,殺宦官六十多人,斬明中都留守朱國相及官兵幾千人。據說變民軍八大王張獻忠乾脆就在鳳陽皇陵樹起了“古元真龍皇帝”的大旗,合樂大飲,慶賀自己的勝利。
訊息傳開之後,一聽說當今皇上的老祖墳讓人給挖了,大明上下可以說是舉國震驚,據說當今聖上聽到了這個訊息之後,當即便放聲大哭,還下了罪己詔,各地官府都被嚇壞了,心知這一次流民軍終於把事情給鬧大了,他們以前根本都萬萬沒有想到流民軍居然能打下中都鳳陽,鬧出這麼大的事情,幾乎差點把天都通了個窟窿。
這件事一出,朝廷那邊便不再有人關注山西這件事情了,畢竟張焱在絳州一敗,比起皇上祖墳被挖那件事,實在算不上什麼了,這一下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中都鳳陽,畢竟那裡離南京城太近,中都都被流民軍給破了,萬一南京城再有失的話,這大明豈不就完蛋了嗎?所以這會兒誰還會再管絳縣這兒發生的這麼一次戰鬥呀!於是這件事也就此沒人繼續關注了,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注到了河南、南直隸一帶。
第一百零二章 血案元兇
肖天健督軍在蓮花寨枕戈待旦的等了半個月的時間,也沒聽聞山西官方派出大批官軍興師動眾的跑來陽城縣找他的麻煩,這段日子倒是等到了不少其它的訊息。
經過範喜的一番暗中運作,范家在陽城小縣城的分號終於在上元節之後開辦了起來,第一批貨物也順利的從平陽府起運,運入到了陽城地界之中。
當然這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