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就是普普通通的向前撞了一下,可實際上這卻是一種特別的發力技巧。
並不是某種特殊的武技,只是一種十分巧妙的發力手段,這手段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鐵山靠。
這手段的最大特點就是,將渾身的力量集中到一點去爆發。與揮拳和出腿有所不同,哪怕都是運用全身力量發動的一擊,但是所爆發的力量卻完全是兩回事。
當使用拳或腳的時候,渾身力量要透過運轉和匯聚,最終集中到拳尖或者足底。在傳遞的過程中,力量不可避免會產生流失和浪費,只不過實力越強的人,保留下來的力量越多,也就是浪費的越少罷了。
那麼如果換一處位置,比如用肘擊或膝撞這樣的攻擊時,同樣是集中力量在一點爆發,發揮出來的破壞力,就要比拳腳強一些。
因為全身力量傳遞的距離短了,所造成的消耗少了,最終發揮出來的破壞力自然也就更強了。
同樣的道理,如果是渾身的力量,幾乎不需要傳導便直接爆發攻擊,也就是說力量不會有任何一點被浪費。用腰胯來攻擊顯然無法發揮出破壞力,那麼只有用肩膀,才能夠將破壞力發揮到最大。
有優勢的同時,也會伴隨有缺陷,這“鐵山靠”的特別發力方式,將力量的爆發運用到了極致,但同時它也讓攻擊距離縮短到了極致。
也就是說想要在交手中,使用這一手段,前提是必須要近身,而且還是雙方快要貼在一起那種距離。
可一旦能夠與對方靠得那麼近時,可以採用的攻擊手段也有很多,哪怕就是一柄短刃,也能夠擁有一擊斃命的能力,又何必依靠蠻力的爆發。
因此這鐵山靠的手段,大多數都是用在公平比武的時候,無法動用武器或致命手段時。如果能夠成功近身,憑藉這一擊便能夠結束戰鬥了。
眼下的情況比較特殊,左風憑藉其戰鬥本能與近身戰鬥的豐富經驗,迅速的做出了反應,而且整體發力也如同行雲流水般。收回按在刀背上的手掌時肩膀前撞,幾乎是一氣呵成,中間沒有停頓。
對於自己能爆發出來的力量,左風還是很有信心的,在他踏步扭身靠上去的時候,手腕也再次微微動了一下,鋸齒戰刃的角度也在這個時候調整到了最佳。
之前是需要尋找破綻,微小的改變鋸齒戰刃的切割角度與未知,將核心部分切割開。現在要切割核心當中的核心,並沒有什麼薄弱的點可以利用,所以左風只能使用純粹的破壞力。
好在左風預判了一下,這核心本來就不太大,核心當中的核心部分就更小了。
伴隨著一聲低沉的撞擊聲響起,左風的臉色也驟然間浮現出一抹紅潤,口中卻是大喝道:“給我……破!”
顧不上肩膀處傳來的劇痛,左風雙眼圓睜著,想要看清楚那能量核心當中的狀況。只不過內部的情況,最終還是要靠精神力探查才可以知曉。
不知道是聽到,還是用精神力感知探查到,如同堅冰碎裂的“聲音”從內部響起。即便肩膀疼痛異常,左風卻仍舊還是露出了一絲笑容。
隨著鋸齒戰刃將那能量核心中的那顆“核心”,硬生生的切割開以後,整個能量也立刻變得脆弱起來。左風不需要在專門發力,而只是專心的控制住那柄鋸齒戰刃,眼看著那團能量就這樣在自己眼前被切割開。
整個巨大的能量被直接一分為二,變成了兩個半球體模樣,擦著左風的身體兩側飛向他的後方。
那鋸齒戰刃的獨特造型,尤其是前方被規則之力加持之後,刀身變成了一邊非常窄,另外一邊又非常的寬厚。
如此一來能量被切割開以後,才會從兩側飛出去,而不會攻擊到躲在後方的左風。如果換做是那種本身就非常輕薄的武器,即便能夠將那股巨大的能量切割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