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姑娘們的月例銀子,也要晚三五日的,不信你倒問問三妹妹。就是她那裡,我也拖了兩日呢”
探春尚未答話,趙姨娘已是冷笑了起來:“她如今就要做王妃了,手裡的好東西任哪一樣兒就夠我們嚼喝一陣子,自然不貪那幾個。我們卻是可憐見兒的,平常又積不下錢來,就等著月例銀子花用呢這短了一時半會還不要緊,延上一個半個月的,我還只得喝西北風去若是府裡餓死個姨娘,那可真是鬧了笑話兒。”
王熙鳳不耐煩了,顧自地往前走去,一邊還不忘淡淡地數落:“吵什麼呢,過三五日自然會給你。你自個兒的雖晚一些,環哥兒的卻仍按時的,你哪裡會短這麼一時的山珍海味保證不了,廚房裡的家常小菜還能供應得起,總比外邊的餓孚強得多。”
探春暗想,賈環如今但凡要些東西,都由她這裡出,趙姨娘怕是這大半年又攢了些銀子,度日也不至於艱難,於是便也不作聲。
趙姨娘見沒人幫腔,張了張嘴,終於沒說話,只是冷哼了一聲,轉身走了。
“姨娘”探春到底不忍,怎麼說,也是眼前的這個女人給了她第二次生命,“我那裡還有些碎銀子,姨娘若是急用,先拿去。”
“算你還有些良心。”趙姨娘立刻轉怒為喜,“你那裡有王府送來的稀罕東西,想來也不把月例銀子放在眼裡。先與我收著,環兒那裡要買些筆墨,也能給他。”
探春聽她說得堂皇,倒有些好笑。如今賈環的一應文具用品,哪一件不是她那裡拿出去的?不過馬道婆如今也不到府裡來,所以也不怕趙姨娘把辛苦積攢的銀子給騙去。
趙姨娘跟著探春到了秋爽齋,少不得細細地打量了一番。見有幾個箱籠還鐫著王府的標記,忍不住撇了撇唇。
侍書把二兩銀子拿上,想了想又拿回去一兩:“姨娘,這是姑娘的月例,分姨娘一半兒罷。我家姑娘手散,也剩不下什麼。”
探春好笑,嗔怪地瞟了侍書一眼,假裝沒有聽到趙姨娘的嘀咕。
直到趙姨娘有些不滿地走了,她才笑罵:“如今你手裡過的銀子也是大宗大宗的,這會兒就二兩銀子都捨不得起來。”
侍書撇唇:“給了姨娘,還不是瞎糟蹋”
“馬道婆又不來了,她還能給誰?”
“姑娘難道不知道麼?”侍書笑道,“如今饅頭庵裡的姑子總到四姑娘那裡去,姨娘便託了她在佛前上香油。”
“她總是不死心……若靠著這個就能讓環弟出人頭地,那些大戶人家哪裡還會出敗類”探春無奈地苦笑,“罷了,就由得她罷,也不過費幾兩銀子。”
“若是姨娘知道姑娘每月裡替環三爺出的束脩銀子,怕是要急得嘴角起泡了……”侍書吃吃地笑。
探春笑嘆:“決不叫她知道,反正連環弟的那份月銀都不用,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呢”
“不然,人心不足蛇吞象,姨娘的眼皮子急得很呢”
“這會兒你倒是空閒了,每時叫你陪我出去串門子都不肯。”
侍書“啊”了一聲:“跟姑娘說閒話都忘了,我還得和入畫把姑娘的那雙繡鞋做好呢”
說著,便風風火火地去了。探春看得啞然失笑,心裡卻是暖暖得熨人。她這秋爽齋大大小小的丫環,這些日子莫不為她的嫁妝在費心。
不過晚了兩日,王熙鳳就把姨娘和丫鬟們的月例補齊了。
侍書悄悄道:“聽說是姨娘把二奶奶給告到了老爺那裡,老爺便跟王夫人說:怎麼自家人的月例銀子還要晚?統共也沒有多少銀子,鳳丫頭這個家管得越發不像了。”
探春點頭,賈政最好名聲,必是不肯擔這個的。
“後來太太把二奶奶叫去說了一頓,無非是放利銀不合晚了月例。二奶奶氣得臉兒都黃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