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6部分

一次戰爭。整個戰爭程序可分為:第一階段,伊拉克進攻,伊朗防禦;第二階段伊朗由戰略相持轉為戰略反攻,伊拉克喪失戰場主動權;第三階段伊朗進攻,伊拉克防禦。

兩伊戰爭實際上是一場“馬拉松”式的消耗戰。8年中,兩**費開支和經濟損失總計達億美元,交戰雙方人員傷亡148萬人被俘8萬人。其中伊朗軍隊死亡35萬人,受傷70萬人,被俘3萬人,損失作戰飛機約150架,坦克156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伊拉克軍隊死亡18萬人,受傷25萬人被俘5萬人,損失作戰飛機250架,坦克輛火炮1500門,艦艇15艘。同時,非交戰國也méng受巨大損失,被擊沉擊毀船隻90艘,擊傷546艘,另有90艘被困於阿拉伯河,大部分損壞。

戰爭的起因是由於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試圖完全控制位於bō斯灣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國為薩達姆提供武裝並支援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制剛剛透過革命上臺並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援伊朗國王巴列維對當時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發動進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

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於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面的嘗試還十分有限。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軍隊內部清洗和美製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曾經強大的軍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區的伊朗防禦也很薄弱。1980年9月22rì,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援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藉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

伊拉克與伊朗之間的領土糾紛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加上兩國長期存在著民族矛盾、宗教分歧,又都想稱雄海灣地區,因此雙方關係一直緊張,小的邊界衝突不斷。1978年伊朗發生內亂,伊拉克支援伊朗國王巴列維,並將僑居在伊拉克的霍梅尼驅逐出境。1979年2月伊朗巴列維王朝被推翻;霍梅尼上臺執政,煽動伊拉克的什葉派穆斯林推翻薩達姆政權。

1980年9月下旬,伊拉克趁伊朗在霍梅尼上臺後政局動dàng,經濟惡化,軍心不穩,伊(伊朗)美斷交的時機,對伊朗發動了旨在收復失地、打擊霍梅尼輸出革命、爭奪海灣霸權的戰爭。

1988年,是兩伊戰爭出現重大轉折的一年。24月,雙方使用了數百枚導彈襲擊對方的城鎮,掀起了一場空前規模的“襲城戰”。此後,在相持中,伊拉克漸漸佔了上風,4月17rì,伊拉克軍隊對法奧地區的伊朗守軍發動代號為“齋月”的攻勢,經過兩天jī戰,於18rì下午全部收復被伊朗佔領兩年之久的法奧地區。外**事專家評論,這是“兩伊戰爭的轉折點”,它“開啟了結束兩伊戰爭的大門”,“為兩伊通向和平開闢了道路”。伊朗在yù戰不能,yù罷不忍的境況下,被迫於1年7月18rì宣佈,同意接受聯合國安理會598號決議。8月20rì,兩伊雙方實現停火,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終於落下了帷幕。從1984年4月開始的4年多時間裡,雙方在邊境地區互有攻守,戰爭轉入長期消耗戰。至1988年7月,伊拉克所佔伊朗領土幾乎全部喪失。

為使兩伊戰爭儘快結束,聯合國安理會於1987年7月20rì透過了要求兩伊立即停火的第598號決議。次rì,伊拉克表示歡迎聯合國決議,並決定暫停襲擊伊朗海上目標,以示誠意。但伊朗沒有表態,直到1988年7月18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