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跌落下去,就這麼送了性命,之後媳婦也就改嫁了,家裡只留下一個小孫子小孫女,日子過得緊巴。
陳書堂匆忙過來,恰好和陸建時走了一個對個,乍聞到陸建時身上的味兒,也是唬了一跳,心想城裡的人竟然也會出糞了!
初挽看到陳書堂,打了個招呼:“大舅,吃了嗎,怎麼這會兒有空過來?”
陳書堂一見初挽,便賠笑:“初挽,這不是有個事,想請你掌掌眼。”
初挽:“嗯?”
上輩子那些搶了家裡東西的舅舅,好像並沒有陳書堂,當然這並不是因為他寬厚,而是因為他性子磨嘰,沒搶過陳蕾家。
初挽八歲去井口那裡提水,人小隻能提半桶水,陳書堂見到後,趕緊裝沒看到,遠遠躲開了。不過後來初挽大一些,他倒彷彿親近起來,見到後總是初挽長初挽短的。
此時陳書堂見了初挽,卻是少見的親熱,他便說起來:“前幾天,我不是去茂陵村嘛,我孩子舅舅在那邊,結果讓我趕上一個巧宗,那邊有人手裡拿了個東西要賣,讓我看到了,我覺得是個好東西,但拿不準,所以讓你給掌掌眼。”
他不敢說讓初老太爺看,知道初老太爺年紀大了,根本不看這個了,誰找他看,那是自個兒找不自在。
初挽聽著,便隨口道:“是什麼?”
陳書堂比劃了一番:“我看著是他們家一個小香爐,但是和小香爐又不太一樣,上面有蓋,兩邊伸出兩個長嘴兒,人家說那是好
東西,說現在世道好了,買下來肯定能賺錢,這還是著急賣,不然這種好事輪不到我!()”
初挽一聽≈ap;ldo;小香爐∷()∷[()]『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再加上那茂陵村,心裡已經有譜了。
當下便問道:“具體誰家的,什麼樣子,你給我比劃比劃。”
陳書堂便說上面山水,又詳細說了,說是茂陵姓孫的一戶人家,初挽便確認了。
這其實根本不是什麼小香爐,而是琴爐,古人畫畫、點茶、插花、焚香,這是四大雅趣,而所謂琴爐,是彈琴時焚香用的爐,琴爐中點一炷香,古人便在香菸繚繞中撫琴,一曲終了,那炷香恰好燃盡。
這種營造清雅氣氛的琴爐,自然是別緻講究,至於孫家那琴爐,更是別具一格,有梅枝自上而下一路蜿蜒,其上有梅花點綴,正所謂疏影橫斜煙香繚繞,意境自然不同凡響。
更不要說這琴爐還是開門貨,正經明朝初年的,文人墨客喜歡,也夠格調,以後還是很好出的。
初挽這麼想著的時候,那陳書堂道:“我聽說,他們家祖上以前是開藥鋪子的,進宮給西太后獻過藥,得了不少賞,這不是鬧到現在這會兒,什麼都沒了,老爺子不在了,他們家兒女喝著西北風,家裡鬧窮,就說把那些老玩意兒看看往外賣,反正他們說的真真的,但到底怎麼樣,我也說不好。”
初挽心裡卻篤定了。
這位孫姓祖上是大柵欄同仁堂的夥計,年輕俊秀,曾經去宮裡給西太后送藥,他機靈,很受寵,外面就有些不三不四的傳聞,那些傳聞並不知真假,但他確實得了不少賞,當初他住在西四牌樓,那府邸不亞於四品知府。
到了民國初,病患馬亂的,大太監李蓮英死得蹊蹺,據說這事和他也有牽連,他被嚇破了膽,便連夜帶了細軟從北京城逃出來,逃到這十三陵一帶,乾脆隱姓埋名住在這裡了。
後來遇上破四舊,家裡是遭了一些事,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家裡自然私藏了不少東西,現在看著改革開放,政策變了,膽子大起來,就開始賣些零零碎碎的古董。
這種有家底的人家,又住在窮鄉僻壤的,沒什麼門路,想弄一個一模一樣的假貨都難,反倒是自家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