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之後,已入臘月,因為臨近正月,很多百姓已經開始分批次的採購年貨。然而,永曆十二年的這個臘月,蘇州的大小商戶紛紛打出了售罄的牌子,若是一家兩家還好,蘇州的市面上皆是如此,那麼罷市這兩個打字便分明的顯現在了所有人的心中。
「官府清丈田畝,你們不滿意找官府去,罷市算什麼本事!」
蘇州虎丘,此間雖是名勝,但也是蘇州百姓交流聚會的所在。春之牡丹市、夏之乘涼市、秋之木樨市,清明、七月半、十月朝的「三市三節」,更有中秋曲會和元宵燈節,蘇州百姓邀約齊聚於此,怎是一番盛景。
此間已入臘月,寒食已過,元宵未近,尚未有空城而至之景象,但是左近的百姓卻紛紛來到此處的店鋪採購年貨,為不遠的正月提前做些準備,也好過臨近了再匆匆忙忙,更別說是晚來了碰上真的售罄那整個年都會過不痛快。
蘇州富庶,當年也曾鬥過稅監、打過巡撫和東廠的番子,對於罷市這碼子事,見多識廣的百姓而言,這等場面乃是見得多了,沒什麼好稀奇的。奈何,臘月裡罷市,跟過年掛上鉤,實在是讓人不得不喊上兩句,以解心頭的憤懣。
「什麼清丈田畝,你以為這些奸商會為了那些鄉間的田地跟齊王府別苗頭?」
「這位仁兄,你的意思是打擊走私的那些事情?」
「那還能有別的?海貿巨利,某一個升斗小民都知道的事情,齊王府現在逼著他們交稅了,這些奸商能願意了,那就新鮮了。」
「有道理,有道理啊,兄臺一看就是有見識的,再給咱們說說。」
「就是,就是,仁兄就給咱們講講唄。」
「……」
店鋪大門緊閉,門口聚了一群百姓,一個個提著大籃子小提簍的,無不是前來購置年貨的。現在年貨是買不到了,多聽兩嘴見聞,回家也好有個說辭不是。
百姓們一陣吹捧,剛才說話的那個漢子也是滿臉的得色,醞釀了一番便將他從東家口中聽來的那些事情掐頭去尾的說了起來。
虎丘如此,隔河相望的野芳浜,此間乃是遊船聚集的所在,遊玩虎丘之人,往往要在此「泊舟宴樂」,屆時「吳娘棹船者」亦會在此聚集、賣唱。每年的春夏秋三季,畫舫雲集,船上儘是酒肉飄香、夜夜笙歌,極盡人間奢靡之能事。
如今臘月已至,河上不負那般盛況,畫舫三三兩兩,來的也多是些散客。不過就在左近的得月樓裡,女樂的胭脂香尚未徹底散去,一眾士紳、鉅富遙望著窗外隔河的虎丘,卻是一片的歡聲笑語,與那裡的激憤的人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裡是蘇州,可不是金華那等的鄉下地方,齊王威震天下不假,但是治國這個東西,一介武夫,他懂得什麼?」
「遜翁所言甚是,照著齊王這樣下去,江南遲早是一場大亂。咱們現在罷市,也是讓齊王明白這個道理,儘早把那些亂政免除了,也好造福蒼生才是。」
富商口中的遜翁名叫王時敏,乃是萬曆朝內閣首輔大臣王錫爵的孫子、翰林編修王衡之子。王家在弘治朝時已是江南鉅富,後來出了一個王錫爵,此後也是累世為官,到了清朝亦是如此,稱得上是簪纓世家。
正因為是商賈鉅富和儒家士紳的雙重身份,王時敏接到了顧家的書信後,很快就聚合起了蘇州商賈的力量,正是要在這座全國首屈一指的經濟中心給陳文上上一課,顯示一下江南士紳、商賈的力量。
「殺韃子,是好事。但是沒有糧食,把韃子逼急了,受苦的不還是北方的百姓嗎?怪就怪齊王不肯早早的起兵北伐,否則沿著運河運送貨物,又何苦走海呢。說到底,武人,害民的本事有的是,可咱們卻是要行善積德,此番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第九十二章 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