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北前進了大半日,總算是把左近的地形走向瞭解了個大概,不過再深入下去可能便會遭遇清軍,樓繼業不打算拿這些種子去和滿清的消耗品們對耗,便放棄了繼續前行,而是帶隊返回。
待回到安華鎮,那座卡在清軍必經之路的防禦工事中的苦力們似乎也結束了今天的勞作,在回到左近的勞工營地領取晚飯。
只不過,應了樓繼業心中對於這些前綠營兵勞動時間的不滿,帶著加快工事建設命令的信使已經策馬而來,大概樓繼業和他麾下的參謀軍官們離開此地,前往浦江縣的時候,此間的鞭笞聲便會隨著陳文的意志陡然密集起來。
第三十二章 因果
永曆六年三月底,距離提升勞動強度和時間以加快工事建設的命令下達已經過去大半個月了。
直到今天,安華鎮防禦工事總算是徹底完工了,而縱深的防禦工事和營寨也完成了七七八八,可是對於王啟年來說,能活到今天確實是殊為不易。
自總兵府下達軍令起,負責他們這支苦力營的軍官便下達了每日提前起床工作、延時下工的命令。同時為防止苦力們偷懶,任何出現問題的分段,其負責監管的監工一律連坐,和那些苦工承受同樣的責罰。而且為了防止這些由先後兩批投降明軍的監工和苦力們上下串通,每天都會有明軍親自前來檢查工程質量,任何不合格的分段全部推倒重來,而那些苦力和監工們則必須在當天將工程重新完成以待檢查。
這樣一來,本就因為加長工時而缺乏休息時間的前綠營兵現任苦力們更是往往會因為工程達不到標準而被明軍勒令推到重建,而這就更是加大了他們的勞動強度。
對於這樣的壓迫,苦力們並非沒有表示抗議,語言和行動上的盡皆有之,可是得到的回應則多是監工們的皮鞭,其實被鞭笞或許還是好事,因為有機會只是承受鞭笞的顯然是沒有被明軍先期發現,若是先被明軍發現,不光當事人要受罰,就連監工也不能豁免。而一旦監工受到了責罰就更是變本加厲的挑錯處、剋扣午間由他們分發的吃食。這樣的結果便是在忍飢挨餓的情況下超負荷勞作,同時還要挨著一頓頓的毒打,甚至還很有一些被明軍以無心悔改為名直接拉出去殺雞儆猴。
有道是,天高韃子遠,飯少苦活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可是想要反抗,他們需要面對的便是駐紮在左近的那半個戰兵營和守備部隊。當初人數佔優時他們都未曾能夠擊敗明軍,眼下明顯是明軍人更多,而且還佔據了各處的要衝和有利地形,反抗根本就是死路一條。
於是乎,那些已經喪膽的綠營們便想出了逃跑的辦法,甚至幾乎每天都會有人在私下串聯相熟的同袍一起逃亡。
王啟年並非沒有想過逃跑,甚至他的那個當初在一個鍋裡面吃飯,後來一起當了俘虜,到現在則一起在當苦力的「患難之交」譚景仁也曾經力勸過他。可是他與譚景仁這等連媳婦都是搶來的外鄉人不同,他是金華府本地人,家人和產業都在府城不遠的湯溪縣,他若是逃了,他的家人和祖上傳下來的田土房舍又當如何。可若是不逃,只怕再這樣下去非要活活累死在這苦力營裡面不可。
可是就在王啟年還在左右為難的時候,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出現了,而等到他得到訊息的時候,看到的卻是那人連同著同謀的兩個前綠營兵已經被明軍抓了回來。
那是一個晌午,兩個同謀的人在躲避追捕的途中已經被明軍殺死,就連屍體也被拖回來掛在了工地旁的樹上。而活下來的那個不僅已經被打斷了一條腿,更是被明軍拖到當場,在眾目睽睽之下被那負責的軍官下令處以鞭笞五百,然後斬首示眾的刑罰。
整整五百鞭子,每當那個逃亡者被抽昏監工們便會用冷水將他澆醒,直到後來連冷水也已經無法將其喚醒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