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而是請來了一個年輕人,讓他講述其家學中側重於夷夏之防的內容。
「這位是聖人的第六十五世嫡孫,我大明前任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貞運公之孫,我大明下一任的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孔君衍楨。」
孔衍楨不過十七歲,對於儒家思想的理解能有多深實在很難說,至少陳文為了此番特別和他討論時總覺得似乎還不如孫鈺、周敬亭這樣早已無意科舉計程車人,更不要去和錢謙益、黃宗羲那樣的大儒去比擬。
然而,一個聖人嫡孫的身份,卻著實將在場的會員和預備會員唬了個不輕。至少在他們看來,儒家的學說就是人家老祖宗折騰出來的,理解自然跟普通人不大相同,總得有些「家傳」的絕學不是。
事實上,陳文也沒有讓孔衍楨講太多,只是發表了一些孔家家學中對於孔子讚頌管仲的那段「微管子,吾其被髮左衽矣」的理解,隨後他便接著這個話題講了講管仲輔佐齊桓公尊王攘夷的一些故事,諸如老馬識途之類的典故也很是吸引了軍官們的注意力。
儒家思想中關於夷夏之防的理論很多,不只是春秋戰國時的儒家,後世的儒家由於面對遊牧民族的侵擾,關於夷夏之防衍生出的理論和思想更是浩如煙海。陳文不打算一口氣灌個胖子,填鴨式的教育也不利於會員們的理解,每次會議講解一些,再由他們自行理解和討論,從而加深印象,對于思想的鞏固和會社的建設也是大為有利的。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