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由於張煌言的身體力行和對於麾下將士的高標準嚴要求,才會出現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滿清官吏聞風而降的盛況。雖然最後還是兵敗如山倒吧,但是這並不妨礙陳文對於張煌言的崇敬之情。
陳文想要建立起一支如同岳家軍那樣「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正義之師,他相信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確保民族元氣的儲存,不至於出現蠻夷被軍隊擊退後,百姓為亂兵劫掠依舊民不聊生的現象。而想要做到這些,從軍隊建立伊始就要開始制定並執行相應的軍法。
雖然他知道這是一條漫長而艱辛的道路,為此他將付出很多很多,但是他相信,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要得到就一定要付出,而他也堅信他自己能夠做到。
當然,陳文想要在本營棄明朝軍法於不顧,首先還要過王翊的那關,畢竟他不是獨鎮一地的領兵大將,腦袋頂上還有監軍的文官呢。
不過,對於說服王翊,他倒是信心十足。
「修改軍法?輔仁你這是什麼意思?」中軍大廳內,王翊滿眼的疑惑,根本弄不明白陳文這麼做是為了什麼。
「回稟經略,末將覺得本朝軍法過於嚴苛,動輒施以肉刑,不利於士卒建立起身為王師的榮譽感。」
榮譽感?
王翊眉頭一皺,繼而說道:「王師就是王師,什麼叫建立榮譽感?本朝立國近三百年,也沒有聽說過還需要修改軍法才能有榮譽感的事情。難道不修改軍法本朝就不是正統了嗎?本官以為此言不當,輔仁當慎思之!」
「經略息怒。」陳文躬身一禮,說道:「末將敢問經略,王師是否應當以保境安民為己任,嚴禁士卒劫掠百姓?」
「當然!王師若是不能保護華夏生民,那不就成賊了嗎?」
對於這個回答,陳文早有預料,因為王翊就是一個這樣的人。史書上記載,王翊治軍嚴整,於百姓秋毫不犯,所以浙東計程車紳百姓樂於輸誠,而陳文這些日子以來所看到的也是如此。
「末將知道,經略治軍嚴整,於百姓秋毫不犯,我大蘭山王師諸將也都是按照經略的要求,嚴禁士卒擾民。」
聽到這話,王翊點了點頭,大蘭山明軍能夠發展壯大,和軍紀有著極大的關係。這個時代,無論是明軍還是清軍,劫掠百姓的事情很難避免的,明軍各部除了無意管束外,更多是因為補給問題,而滿清則是出於民族壓迫和收買漢奸武裝的考慮縱容此事。
王翊從立營之初就吸取了黃宗羲立寨杖錫寺期間,所部劫掠百姓,以致部將為山民所殺的教訓,申明軍紀,於百姓秋毫無犯,以至於永曆二年時他被浙江清軍的撫標營擊敗,在只剩下四百人的情況下,也能夠在清軍主力撤退後很快消滅了留守的團練兵,從而聚眾萬人,立寨大蘭山並且再破上虞縣城。而後,四明山左近計程車紳百姓也樂於為其所用。這些都和王翊所部軍紀不無關係,百姓的支援是他最大的力量。
「末將覺得,在經略眼皮底下士卒們自然不會擾民,但是如果日後王師收復失地,經略分遣將校攻略各地,士卒們不在經略身邊,而所屬將主也不在意此等事務,那麼經略如何確保將士們安分守己呢?」
王翊想了想,說道:「輔仁的意思是讓士卒從心裡覺得自己是王師,應該保境安民而不是滋擾百姓?」
「正是。末將覺得,與其時時盯防,不如設法讓其自覺唯有如此方能無愧於心。本營初立,又有著經略和同僚們長期努力所打下的基礎。末將願意身體力行,時時教育士卒身為王師須得保境安民的本分。」
說著,陳文把稿紙翻到了另外一頁,只給王翊。「況且,末將在軍法中也有明文規定。」
王翊的目光隨著陳文的手指覆蓋到了一行文字,只見上面寫著「自本將始,有敢強奪百姓一文者皆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