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順治三年,清廷就隨便找了個藉口,稱在京居住的衡王和荊王欲起兵反清,將弘光帝與秦王朱存極、晉王朱審烜、潞王朱常淓、荊王朱慈煃、德王朱由櫟、衡王朱由棷和「偽太子案」的男一號王之明等十七人斬首於菜市口。此後對宗室更是大肆屠戮,甚至到了而康熙年間還鬧出個朱三太子案,藉口「朱某雖無謀反之事,未嘗無謀反之心」,將已經七十五歲高齡的朱慈煥滿門誅殺。
生存環境極度惡劣,宗室們紛紛隱姓埋名,退居深山,另外一些則乾脆逃到了明軍佔領區,比如西南和鄭成功控制的中左所,就成了這些宗室的避難所。
「我知道了。」
拋開西南和中左所,江西一省未嘗沒有隱姓埋名的宗室存在。如今陳文勢頭正盛,但東南乃是滿清的必爭之地,這些被清軍嚇破了膽的宗室有的可能還在隱居處瑟瑟發抖,有的則可能已經在前往南昌的路上,比如那個弋陽王的後裔朱耷就是個例子。
藩王的產業,對於陳文以及他背後的江浙明軍集團都是有著極大誘惑力的。但是這些老朱家子孫的產業可不像是那些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舊衛所一樣,絕不是那麼好下手的,有時候需要的不光是手段,更重要的還是魄力!
第一百一十六章 要想富
調查和研討江西一省的實際情況以及當如何施政的會議進行之時,其實對於民生的恢復工作卻早就已經開始了。
縱貫建昌府,經撫州府和南昌府南部匯入到鄱陽湖的汝水乃是一條可通千噸大船的航道,水運便捷,可以說是建昌府最重要的一條水道。
汝水自建昌府最南端的廣昌縣而始,經南豐、南城二縣,而後才流入撫州府地界,但是在建昌府,卻並沒有經過瀘溪和新城這兩個縣。新城縣那裡,尚有黎水匯入汝水,但流經瀘溪縣的水系卻是直接向北匯入到信江,並非汝水水系。
自古以來,統治的範圍都是與資訊傳輸速度直接掛鉤的。瀘溪縣距離其他各府城過遠,本也是建昌府的一個縣,水路不通,那麼官道就成了必要。尤其是瀘溪縣東南便是福建的邵武府光澤縣,再繼續向東南進發更是邵武的府城所在,而明軍在此前的攻勢中也是趁勢收復了那裡,這中間的官道的修繕就成了當務之急。
瀘溪縣到光澤縣之間的官道上,一大堆穿著綠營兵軍服的漢子正在揮汗如雨的整修著官道。他們基本上都是此前交戰時明軍抓獲的俘虜,正兒八經的綠營戰兵,其中更有親兵、家丁之流的軍中驕子,但是在江浙明軍的苦力營裡,綠營軍服就是他們工作服,而他們更是一群生死操於人手的苦力。
兩縣之間,多是山道,整修起來很是不輕鬆。這項修繕工作其實從陳文抵達南昌後就已經開始了,當時還主要是廣信府前往南昌的官道,此間擴充套件到這裡,對於這些達成了勞動任務有飯吃,達不到就只能吃皮鞭的苦力來說,實在不是個輕鬆的所在。
逃,不是沒有人想過,也不是沒有人做過,但是左近彷彿是潛伏著多少惡鬼一般,只要有人跑出去,第二天那人的屍首肯定會掛在營地專用的杆子上面,從無例外。
太陽底下,苦力們賣力的幹著活,山區整修有山區整修的壞處,但也有些好處可言,其一便是石頭易得,其二則是那些沒事到山林裡打獵的明軍們會分給他們中的表現優越者一些野味,算作是獎勵。
今天早晨,休息的那一隊明軍出去,沒過多久就抬回來一隻大野豬。大部分自然是明軍自用無疑,但是無論是哪一隊的苦力也沒有不想要在今天得到表現優異的嘉獎,此間無關那虛無縹緲的減刑,只關乎那半條粗壯的野豬後腿的歸屬。
純粹的高壓,並不利於提高苦力的工作效率,幾年下來,苦力營早已總結出了太多的經驗,適當的物質獎勵就是其中之一。
野豬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