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軍南下以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南京、杭州先後陷落,弘光帝與監國潞王次第北狩。在「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民族歧視政策的壓迫與滿清滅絕華夏衣冠文明的企圖之下,魯王在大批浙江士紳的擁護下監國於紹興,其中也不乏南直隸計程車紳,如松江陳子龍就曾被任命為直浙經略,入太湖長興伯吳易軍中監軍。
然而,魯監國系統明軍雖然一度在錢塘江與清軍鏖戰,卻始終無法奈何杭州的清軍。而在清軍的背後,魏耕也曾邀集湖州各縣的數百生員,率領潰散兵勇一度收復湖州多縣,但是在清軍的反撲之下,這場名為「苕上之役」的抗清起義也迅速被鎮壓了下去。
監國魯元年,江上師潰,清軍越過錢塘江大舉南下,浙東各府相繼淪陷,魯監國被迫逃亡海上,荊國公方國安降清,寧國公王之仁殉國,張國維與朱大典這兩位督師大學士一個自裁一個殉國,更有金華之屠,短短三天超過五萬人被清軍屠殺。
隨著隆武政權覆滅,魯王受邀前往福建,浙江清軍被迫南下援救幾乎被魯監國集團等數支明軍徹底光復了的福建。
浙江清軍的兵力衰減,使得浙東抗清義軍在這期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拋開舟山黃斌卿,四明山有王翊、王江、李長祥、張煌言、馮京第,天台山有俞國望、金湯,天目山有姚志卓,金華則有尹燦、周欽貴,數百支義軍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甚至到了「孤村遠堡亦建義旗」的地步。
這些義軍有的或許並沒有接受明王朝的任命,但是與滿清對抗到底的決心卻是絕大多數都能堅持的。
奈何,當魯監國集團與福建本土的鄭彩決裂,福建一度收復的大片失地也迅速被清軍攻陷。被迫回到浙江的魯監國集團雖然成功的火併了黃斌卿,但卻在一次又一次的內鬥之後,終于于永曆五年的舟山之戰中宣告破滅。而點燃了舟山之戰失敗導火線的,便是前一年的清軍圍剿四明山。
魏耕等人並不知道,歷史上在永曆五年的舟山之戰結束後,浙江抗清運動徹底被滿清壓制了下去,再沒有恢復些許元氣。而浙江,也變成了滿清穩固的佔領區,即便是後來的馬信反正和舟山再度被明軍控制也無法改變這個現實。
可是現在,在陳文的努力下,一支原本早已覆滅了的義軍留下的火種卻逐漸形成了燎原之勢,使得浙江抗清大局出現了極大的逆轉,就連臨近的福建和江西兩省的明軍也因此而受益。當他們聽聞到陳文再敗陳錦,一舉擊潰了包括多支綠營精銳在內的清軍,重新圍困衢州府城的訊息後,心情之激盪一時無以復加,紛紛奔走相告,也加速了這個好訊息在民間的傳播。
現如今,浙西南的戰略主動權,甚至可以說是整個浙江的戰略主動權已經易手,若是再算上將福建當地清軍打得抬不起頭的鄭成功,這兩個省的局勢已經逆轉了過來,甚至明軍光復這兩個省也指日可待了。而這一切,無不得益於他們曾經給予過支援的陳文!
「為臨海伯賀!為大明賀!」
與此同時,當魏耕等人向南面的衢州遙遙舉杯致敬之時,寧波府治鄞縣的一處大宅子裡,鄞縣士人陸宇鼎正在與一眾在暗地裡進行抗清運動的好友共同祭拜他的故友,故直浙經略兵部左侍郎兼左副督御史王翊。
自從去年陸宇鼎設計盜走了王翊的首級後,便一直藏於家中的書房,除了他的弟弟以外就連兒女都未曾知曉。此番王翊在世時的部將陳文雖說只是擊潰了集結於浙西南的一些南方綠營兵,但是其意義卻非同凡響,尤其是去年還得意洋洋的屠殺了舟山無數百姓的陳錦再度被圍,可謂是極大的鼓舞了浙江的抗清人心,甚至就連一些早已心灰意冷的人物都冒出了觀望一下形勢以圖再舉的念頭。
陸宇鼎始終致力於資助抗清義軍,歷史上家中乃是一等一富戶的他甚至為此把祖業都賣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