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不在謀劃著要奪這等擁立之大功,甚至連莫含、高瞻等心腹高層也起了同樣心思。
只是眾人卻不知,眼下這股風波卻與衛朔所謀背道而馳。如今他正滿腹愁腸,在思索該如何說服心腹幕僚,而又不傷了一眾心腹手下的效忠之心。
“拜見主公。”在燕王府後院書房中,高瞻、莫含相對而坐,原本在百無聊賴地喝著茶水,直到衛朔出現兩人才忙不迭起身見禮。
“兩位先生不必多禮,快快請坐!”
“謝主公。”
高、莫齊聲謝了一聲,便各自落了座。但兩人都沒急著開口說話,而是目光迥異地盯著衛朔。其中莫含眼滿是毫不掩飾的期盼、激動之情,而高瞻眼神中雖有些閃爍,可大體上還是期盼居多。
由此可看出,遼東境內寒門與世家兩股勢力對待勸進的態度。寒門自不必多說,他們能在遼東出頭,多虧了衛朔大力提拔、扶持,尤其得益於科舉制的推出,讓寒門士子有了向上晉升的門路。
可以說寒門士子一身干係、富貴榮華全都繫於衛朔一身,只有衛朔的地位越高,掌握的權勢越大,寒門士子的前途才會越來越好。故而遼東寒門對勸進一事最為上心,也是此次颳起風潮的主要推動者。
與堅定支持者寒門相比,世家的態度就有些模稜兩可了。
一方面各世家明知衛朔已佔據了大勢,不得不選擇屈從;另一方面由於衛朔對待世家持打壓態度,讓各地世家從內心深處不怎麼願意支援衛朔登上至尊之位。畢竟一旦衛朔上位了,世家恐怕永無翻身之日。
“兩位先生聯袂而來,想必有什麼重要事要講。請二位先生直言,朔洗耳恭聽便是。”
“主公,自永嘉以來,胡虜作亂中原,天下陷入動亂之中,無數黎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唯主公據遼東、振兵旅、興工商,而後復中原、滅胡虜,立下不世之功。”
“而晉室棄漢民於北地,已失去領袖華夏之資格。自古帝王之位當有德者居之,而主公才德兼備,當據大位統攝天下萬民,臣願拼死助主公一臂之力。”
莫含是四巨頭中唯一一個出身寒門的人,也是對勸進一事最為積極的高層,他一上來就堅定表明了支援衛朔脫離晉室上位的態度。
“景前對此有什麼看法?”衛朔沒有回應莫含,反而不動聲色地詢問對面的高瞻。
“主公,臣與莫長史有不同看法,從未來趨勢看主公取代晉室無可避免,但臣以為眼下時機未至,不可貿然行事。”
“什麼時機未至?我看你是膽小怕事才對!”莫含嘴角一撇,忍不住當面發了幾句牢騷。
看到這一幕,衛朔心中一動,看來在‘勸進’這事上莫含與高瞻之間有了分歧,要不然莫含也不會公然表達不滿。
高瞻不管莫含的冷嘲熱諷,起身望著衛朔鄭重道:“主公,臣並非反對您繼承大位。環顧當今,舍燕王殿下,更有何人可堪負起天下萬民之重任?故而臣以為在未來主公取代晉室乃大勢所趨,這一點是確認無疑的,但臣認為眼下絕非主公上位的最佳時機。”
這是高瞻首次公開明確表示支援衛朔取代晉室,至此莫含緊繃著臉才漸漸鬆弛下來。說起來他與高瞻、溫嶠等世家官員的矛盾便集中於此,世家對支援衛朔上位一事總是遮遮掩掩,不像寒門早早亮明瞭態度。
“主公,遼東需要時間來消化、吸收新收復的地盤,除此之外,在西南尚有一個胡族割據勢力未被消滅。”
“景前指的是成漢嗎?”
“沒錯,就是成漢。成漢看似弱小,但因國內政治基本清明,又有李雄這樣的仁君在位,實力絕不容小覷。”
“取成漢與主公上位有什麼關係?”不要說莫含有點兒摸不著頭腦,連衛朔同樣疑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