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8部分

,一副天朝上官的趾高氣昂狀。

“翰林院學士兼御前侍講,呵呵,不錯不錯。”萬磊冷笑一聲,看向一直隨行在身邊的五個學生,道:“難得遇到有學之士,你們可得好好地向胡大人討教一翻。”

那五個學生年紀雖小,不過跟著萬磊已經幾個月了,明白萬磊這是在說反話,嘴上答應了一聲,臉上卻顯出一副挑釁的的神情,順天府現任知府劉良法的侄子劉子揚更是直接站出來,先是衝胡廣拱手一禮,道:“不才有一事不明,還請胡先生賜教。請問胡先生,何為中。國正統?”

“《春秋》法五始之要,在乎審己正統而已。夫居天下之正,合天下於一,斯正統矣。何為天下之正,中原也;孰能合天下於一,大明朝也。”胡廣不愧是飽讀之士,一開口就引經據典。

胡廣的話音剛落,劉子揚就搖搖頭,笑道:“先生所言差矣,正統非以地域為別,更不以人群為別,而以文化為別。何為中。國者,以禮義也;何為夷狄者,無禮儀也。聖人恐人之入夷狄也,故《春秋》之法極謹嚴,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是也。”

“爾此言亦有理。”胡廣臉色有些不好,卻還一副痛心疾首地掃了萬磊一眼:“而今世間小人受其利誘,日以逐利為務,狡詐之心漸生,忠義之心全失,離入夷狄不遠矣。”

“先生所言差矣,中國者,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所謂華章之美,並非特指華服美章,而是代指物質進步;禮儀之大也不只指外在禮儀,而是指精神進步,追求物質與精神共同進步,是為華夏文明興盛之根由。”

劉子揚頓了頓,又道:“《國語》有載:‘先王之於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財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鄉,以文修之,使務利而避害,懷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逐利本為世人之本性,明德之人當厚其性,樂其樂而利其利,使之物質與精神共同進步,方可稱之為華夏正統之治。”

在座的都是飽學之士,國語當然是讀過的,也明白這句話的大意就是:對待老百姓,要滿足他們在財富上的需求,方便他們在器物上應用,鼓勵他們發家致富,並告誡他們不要觸犯刑律,老百姓就會規規矩矩地悶頭髮財,如此下去國家才會不斷發展壯大。

這個道理雖然淺顯,不過明朝廷在這方面辦得實在是非常差,不但使用者籍把百姓死死地定在原籍原地,還重農抑商,嚴重地遏制了百姓發家致富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一想到這一層,在座的眾使臣都臉色難看,因為他們聽出來了,眼前這個十來歲的小男孩正在否定明朝為華夏正統,可偏偏人家有條有據,還會引經據典,讓他們無法辯駁。

劉子揚有些不屑地看向這些啞口無言的官員,又道“世間多有偽君子,假名高士,而心同商賈;口談道德,而志在利祿;更有將天下歸為一人一家之私者,橫徵暴斂,而將天下百姓疾苦置之不聞,實為萬民之共賊也。”

劉子揚此言一出,下面的眾官員的臉色更是難看,因為劉子揚不但影射當今皇帝是民賊,還直言他們是口是心非的小人,這真是是可忍恕孰不可忍,他們正要跳出來反駁,萬磊卻擺擺手,道:“且不談正統不正統,先談正事,議和一事可以再議,不過你們口中所謂的逃犯,都是已經加入我們北平行省的子民,我們是不會把他們推入虎口的。”

“你們不肯把逃犯交出來,毫無誠意,和議何從談起?”胡廣憤憤地一揮手,因為他剛被人含沙射影,剛準備反駁就被退了貨,心情更是不爽。

如此小氣之人,萬磊也懶得理他,只是淡然道:“我們是不會出賣自己的子民來換和平的,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