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8部分

這樣做,遠不如內遷,但省心省力,也還有些好處的。起碼,在這些內附部族實力還不強的時候,他們還是能聽從大唐的驅使,能夠成為大唐的一條忠心的看門狗的。也許哪天,這狗強壯了,就成了狼了,但畢竟是在門外,也不會有多大危險。

總比弄到家裡養,養到最後成了養不熟的白眼狼,反咬主人一口的好。

兩個辦法,各有各的好。

長遠來看,當然是內遷這種好,但這種操作起來困難一點,那些胡人也不太願意真正的內遷,不過若是朝廷堅持,相信也會有部份突厥人最終願意接受的。

只要給那些貴族頭人們在京城好吃好喝的養著,給個散官閒職,他們多數也會同意的。至於那些牧民,可以給他們安排到各個朝廷的牧馬場去,讓他們去為朝廷養馬。這樣一來,既打散分開了他們,也還人盡其才。

至於不願意的人,那就可以給他們在草原上劃塊地,讓他們做大唐的看門犬好了。反正草原上的地,也不是大唐的,大唐隨便劃,能不能守的住,也還得這些突厥人自己的本事。

李世民對魏徵有些失望。

他覺得對魏徵使用上有些不當。

魏徵經常給宰相們挑刺,甚至挑他李世民的刺,李世民倒能聽進去,覺得有時候朝廷就需要這樣一個唱反調的人。

可現在把魏徵放到了尚書省左丞的位置上,這是一個處理庶政的重要位置,在尚書左右僕射空缺之後,雖然尚書省地位大降,但尚書省依然是統領六部的一個重要中樞。

魏徵似乎在處理政務這方面,經驗有些不足啊。

哪怕是長孫無忌,在關於鬱射設他部落的安置問題上,也是和李超保持一致的。應當儘量把鬱射設的人,從漠南內遷,想辦法把這些人化整為零,這樣朝廷就能徹底的吸收這些人。

李世民把李超的奏章拿了出來,裡面是關於豐州之戰的奏報,還有他對鬱射設所部的安置方案。

“臣贊同李相之策!應當將他們內遷,分散安置,不能留給統葉護。”

房玄齡道。

“臣附議。”杜如晦也贊同。

長孫無忌、宇文士及、楊恭仁、高士廉幾位宰相紛紛表態贊同,連同崔幹、馬周等,也全都附議。

殿中,魏徵有點尷尬。

好在李世民並沒有說他的意思。

李世民坐在御席上,面對著一眾宰相重臣們。

“朕執掌大唐也已經兩年,如今年齡也即將到而立之年。十六歲太原起義兵,馬上征戰十餘年,如今馬上治天下也有幾年,朕有很多感悟。”

“馬上打天下難,馬下治天下更難。幸虧朕有諸多功臣元佐,一直為朕的左膀右臂,支援著朕一路前行。朕的太子聰明睿智,可還年幼。檢校中書令、太子太師李超對朕來說,更是功不可沒。”

“朕非常信任他,就好像信任朕的太子一樣。但朕最近時常接到密摺,說朕太過信任李超,說李超權力過高,一人身兼數個朝廷要職,與制不合。說朕對李超寵信太過!”

“還有人上奏,說李超心懷不軌,懷有二心!”

李世民聲音提高了幾度。

“在朕看來,這是外人在離間我們君臣的親近,是前朝離間新朝,這,不是順應新朝,這是有人在故意使壞。朕,絕不認同這些密摺上所說的話。”

殿中一陣沉默。

事先,誰也料不到,皇帝會在今天,在這個場合,當眾說出這麼一番話來。

關於李超,確實有許多流言蜚語。

主要還是李超的權柄過大,功勞過高,尤其是李超文武雙全,名望極高,兼之李家這幾年發展極快,財富增加的非常快。

於是,有的人確實是為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