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郡,作為益州人口的第一大郡,數量達到驚人的一百八十餘萬,竟然超過了成都所在的蜀郡,簡直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永昌郡人口的迅速井噴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東漢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王國被歐亞四大強國之一的貴霜帝國侵略,損失慘重,得知東方的大漢王朝乃禮儀之邦,於是國王率領臣下子民向東投靠大漢王朝,哀牢王國百姓達到五十五萬之眾。
大漢朝廷將益州郡劃出來一部分與原哀牢王國的領土連成一片,合稱永昌郡。貴霜帝國原本的戰略重點就在西方,見到哀牢王國歸附大漢王朝後,也不想與大漢結怨,於是放棄了繼續進攻哀牢王國的打算。
不韋縣原本是益州郡最西端的縣城,成立永昌郡後,不韋縣也成為了永昌郡的郡治,其西為哀牢王國以及其餘內附小國的子民居住的地方。
其二,哀牢王國附近的其餘小國見到對方得到大漢王朝的庇護後,不堪貴霜帝國的侵擾,紛紛效仿哀牢王國投入大漢王朝的懷抱。
這些小國的人口加起來亦有三、四十萬之多。
經過百餘年的同化與發展,當年歸附的小國百姓也漸漸開始說起了漢語,生活習慣也漸漸漢化,只有一些民族風俗還保留有當年的樣子。
其三,永昌郡除了漢人與歸附的小國百姓外,西南地區的諸多少數民族也在此生活,包括閩、濮、鳩僚、裸濮、僄越、身毒等民族,他們為永昌郡的人口增長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其四,永昌郡作為西南絲綢之路的必經要道,大漢政府在永昌郡實行了一系列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因此吸引了大量周邊的人口,加上這裡極少發生戰爭與大型叛亂,導致人口持續上漲。
永昌郡地處雲貴高原西南部,這裡土地肥沃,陽光充足,河流眾多,適合種植五穀,還有蠶桑等農業,其竹節相去一丈 ,名曰濮竹,是當地的特色。
在這個以農業為主的年代,靠天吃飯,只要土地肥沃,農業發展迅速,基本上整個地區的經濟水平是不可能差的。
加上永昌郡又是西南絲綢之路的中轉站,紡織業以及印染業也十分繁榮。
此外,由於天然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雲貴高原之上充滿各種奇珍異寶,為永昌郡的經濟發展奠定紮實基礎。
而且永昌郡的西南是如今緬甸泰國寮國部分地區,即使到了兩千年後的今天,那裡也是一片原始森林,有眾多的野生動物在此棲息。
永昌郡西南的原始森林也成了許多部落族民狩獵的場所。
王翦與趙充國在平定越巂郡的內亂後,又經過大半年時間的治理,現在越巂郡的百姓已經心悅誠服。
面對眾多的福利,下降的賦稅,官府對待不同的民族,公平公正的做法,即使漢人也不會得到包庇,這是他們從所未見的。
萬事開頭難,在處理完南中四郡第一郡後,王翦等人立刻將目光瞄準到了人口最多,土地最為肥沃,農業最發展的永昌郡。
就在京城政變之後數日,王翦留下張任鎮守越巂郡,自己與趙充國、甘寧等人帶領兩萬他們親自訓練的大軍向永昌郡進發。
…………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五月初三。
永昌郡,不韋縣。
“流放”是漢代一種比較嚴重的刑罰,一般都是犯了比較嚴重的罪行,但是又不至於達到死刑級別,或是對方散盡家財贖罪後,減輕到流放級別,類似於後世的無期徒刑。
所謂的發配邊疆,就是將犯人流放到大漢的邊境進行勞役。
大漢的流放地點有東北的幽州,西北的涼州,西南的益州,南部的交州等地方。
而益州流放犯人的主要郡縣就是永昌郡與益州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