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論上講,經過嚴格訓練的弩隊,配合掩體完全可以戰勝早期的火槍隊。我的這種信心,來源於春秋戰國時代的秦軍弩兵,在秦始皇陵出土的重型秦弩,據專家考證有效射程可達900米,而在實際作戰中,雙方距離往往更近,弩的殺傷力也更大。
弩兵是秦軍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秦軍是中國古代史上表現最出色、實力最強大、最不可思議的軍隊,它的強大,不僅來自於軍隊建設本身的強大,更來自於極具活力的軍事思想。一個國家,要想真正成為軍事強國,關鍵是要有先進、正確的軍事思想做支撐。
明‐‐早在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大將沐英徵討雲南叛軍思倫發,根據敵象兵打前陣的特點,他命令&ldo;置火銃、神機箭為三行,列陣中,待象進,則前行銃箭俱發;若不退,前行退後,次行繼之;又不退,次行退後,三行繼之&rdo;。這是最早的火器戰術,但並沒有作為制度流傳下來。西方和日本軍隊在15世紀末期,開始使用火器並排輪放戰術,就時間上來講,比明軍晚了一個多世紀。
在明成祖時代,提出了一種&ldo;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後&rdo;的作戰原則,神機營配合步兵、騎兵作戰,發揮了重要作用。
到神宗年間,火槍戰術分為兩種,一種是依託戰車,把鳥銃和佛郎機搭配在一起進行作戰;一種類似於日本的三段射擊,《明實錄》裡邊記載:神機營銃手分三排站中間,刀手和槍手站在兩翼。
在戚繼光的《紀效新書》中,對鳥銃戰法更是做了詳盡闡述。但隨著明朝的日趨沒落,在後來的實際運用中,明軍似乎沒有一次嚴格執行過這些戰術紀律,最典型的當屬薩爾滸之戰,明軍面對後金騎兵的決死衝鋒,立即&ldo;火器齊發&rdo;,然後就完了。
日本‐‐織田信長的&ldo;三段射擊法&rdo;‐‐將士兵分為三組,一組射擊時,另兩組填彈引火。每一擊之間有七八秒的間隔,如此輪番射擊,再配合防馬柵,這種戰法充分體現了信長超前創新的能力,歐洲出現類似的戰法是在17世紀後。
鈴木重秀的&ldo;鐵炮狙擊法&rdo;‐‐每一桿鐵炮由四人使用。在射擊手左右後各設一人。每擊一發後,左邊的人填入子彈,右邊的人填入火藥,後面的負責點火。每一擊之間只要四五秒,實在是最快的鐵炮術了。
另外還有伊達政宗的&ldo;騎鐵&rdo;戰術,以裝備火槍的騎兵沖前,冷兵器騎兵次後,步兵在最後的一種進攻戰術。
結論‐‐在韓戰中,明軍火炮技術和裝備水平佔壓倒性優勢。火槍方面你追我趕,雖然最後在技術上優於日本、理論上也採取了輪替射擊術,但由於兵制和軍事思想的落後,實際運用水平並不如日軍高。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因為明軍在火器運用上以火炮為主,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日軍的火槍優勢,這也是韓戰中日軍竭力避免和明軍在平原進行野戰的重要原因之一。
【附1】日軍鐵炮的裝填與射擊
1.首先,將&ldo;胴亂&rdo;別在腰的右面(如果是右撇子的話),火藥袋別在右胸上。&ldo;胴亂&rdo;是個小金屬筒,裡面正好裝了一回射擊時用的火藥和彈丸。它名字來源於表面精緻的塗繪,還有製作非常精美的彈筒帶(猶如今天裝彈匣的背心),上面大多寫上使用者的姓名。
2.將火槍槍口朝上立起來,用火藥袋向巢口注入用於一回射擊的火藥。不能絕對盯著手來補充火藥,視線一時一刻都不能離開敵人。
3.接下來就是裝填彈丸。火繩槍用的是鉛彈。
4.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