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4部分

定案呢,我已經制造出了“伏魔”,現在,我雖然製造出了“伏魔”、“白色閃光”、“飛將”和“虯龍”這四臺uh,但是,關於uh的技術資料還一直停留在很多很基礎的層次上面,但是“甲龍”都已經被凰鈴音開出去讓蔭區域性著裝了“伏魔”的手臂給打的差點報廢一回了,這還不能證明這邊uh的進度的滯後嘛?

“虯龍”,是我製造的第四臺uh。先前,因為看到楊麗麗因為保衛基地而導致重傷退役,我便萌生了為這位可敬的戰士專門定製一臺uh的想法,在仔細的研究了楊麗麗的身體機能檢查單之後,我發覺這件事是一件很有挑戰性的事情。我製造的uh,全部都是那種極其挑人的機體,一開始為了展示uh的效能我直接讓蔭和陽美作為駕駛員,借用她們的強悍實力來應對uh的效能帶來的挑戰。我成功了,“伏魔”和“白色閃光”在我專門考慮了蔭和陽美的能力後與她們配合的很好,極限高速戰的“伏魔”是完全沒有可能被實力稍差一點的人駕馭,若是減低了出力就會使得“伏魔”最大的優勢喪失而成為標靶,倒是“白色閃光”具有更好的泛用價值,配上一個駕駛技術高超的普通人,將出力下調的話還是有人可以使用的。至於專門為了給普通人使用的“飛將”卻是依舊出力太高,好在有個刀若蓮把它馴服,在這之後我想做的便是給現在的楊麗麗準備的機體。

首先,這臺機體最好減少駕駛員的手動操作需求甚至不需要手動操作,完全使用腦波進行;其次,這東西的系統要整合的很好,使其不會太複雜而導致操控中的調整減少,達到傻瓜機的效果,減低駕駛員的腦波操作的壓力;第三,為了配合楊麗麗現在因為傷殘而變的無比虛弱的身體,這東西的使用時對於駕駛員的體質要求必須降得很低,各種機動時反應在駕駛員身上的g力什麼的都得想辦法消弱,而且還不能使用操作服的抗荷載功能;第四,這東西的效能要夠強;第五,得考慮量產和相容的問題……

第三條要實現是最難的,g力是基本力學定律,要抵消它談何容易,雖然我已經有了方案,但是要將這所有的功能整合起來暫時還是難以實現,我只能一步一步的來,先造出滿足部分要求的機體,然後互相之間進行功能融合的比對,有了實體機才能更好的進行整合的研究。

“虯龍”就是這種情況之下的產物。

擁有高超的效能,但是系統要整合的使得其操作簡單可靠,所以使用了全腦波控制,這樣的要求整合起來所製造出來的這一臺uh在這個基地開放之前,楊麗麗退役之後不久就已經完成。為什麼叫它“虯龍”?因為它的外形特徵,機身上的白色裝甲有著稜角分明的凹凸分佈,在加上機體的頭部向前伸出去那一隻角,還有就是給它裝備的翅膀形狀的飛行系統,它便被叫做“虯龍”。“龍馬神馬,河水之精也,高八尺五寸,長頸骼,上有翼,修垂毛,鳴聲九音。”有翅膀的龍,這機體的裝甲凸凸凹凹的像是巨大的鱗片,頭上有角在加上翅膀,這些都是“虯龍”的特徵——神話裡面說“兩角者虯”,這東西雖然現在是一直獨角,但是這玩意我是以rx-0獨角獸作為機身藍本製造的,所以,你懂的,這玩意的確是兩隻角。至於飛行系統的翅膀,則是使用的“伏魔”的初始的飛行翼的改裝版,形狀上更加的稜角分明,再加裝了些東西,使得它的功能更加強大,便完成了這臺“虯龍”的設計——其實,叫它“虯龍”的真正原因是因為我覺得這個名字更好聽一些。

這臺機體制造出來之後便因為暫時沒有合適的駕駛員而一直放置play,司徒雲倒是打算試一試,結果一看我給出的資料就立刻打了退堂鼓——除了武器系統相對貧乏和量產可能性更低之外,這臺“虯龍”的效能比起“飛將”要高不少,僅僅是常規的第一模式之下,這東西的加速、過載等考駕駛員體質的資料就已經比“飛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