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牧趣畫面。
古代農耕社會,牧牛大約是一般文人畫家兒時都曾經親歷過,或者隨處目睹的生活場景。
畫牛畫牧童是他們的生活寫照,所以畫的牛都很寫實。
最主要的那是一種傳統畫法。畫的牛在怎麼寫實,也不能像現在的照片一樣真實,而這一副畫中的牛,卻有那麼一點意思。
現代人,包括生活在幾十層高樓,幾星級飯店的畫家,他們本已遠離了牧牛的生活場景,但他們也喜歡畫牛畫牧童,只不過他們更專注牧趣意境的描繪。
說畫牛其實又不是為了畫牛,而是透過默寫牛的生活狀態、生存空間。表達他們的人生感悟。而且中國寫意畫的審美價值,也不在刻畫物象的體態,而在於表現自然精神裡的人文境界。
拿畫牛來說,人文境界就是畫家不受牛的形體的束縛。注重人的精神世界的描繪。也就是把牛的感性美、自然美、精神美有機的統一起來。使其昇華為比牛自身審美意趣更高的一種意象,從而讓觀看者感受到畫家本人的情感宣洩和審美判斷。
正如齊白石大師的經典名言:“太似則媚俗,不似則欺世。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
所以後世作者畫牛,不如說是畫與牛相關聯的一種情趣、一種意象。
因此他們畫的牛不計較牛的形體的準確,甚至故意放鬆對牛的形體的刻畫。
這一副畫,卻是寫實和寫意相結合到完美的畫作,那牛一看就是牛,但這隻牛卻又帶著一絲意境,看著是那麼的傳神。
這樣的畫作,可跟韓孔雀瞭解的古代牧牛圖不同,但不可否認,這副牧牛圖的作者也是高手,他筆下的牛,雖然寫實的太過,但絕對帶著神似,可以說似與神似,神與形體,這幅畫兩者皆備,而且是完美融合。
形象逼真到真實,這樣的繪畫手法,古代是沒有的,所以只能是近現代的東西,不過,這幅圖最神奇的還是那種變化,要是沒有這點來吸引人,不要說八百萬,八十萬也沒人要。
“怎麼樣韓院長?”袁成剛道。
韓孔雀笑著道:“很不錯的東西,不過,不太可能是唐後主李煜的那副牧牛圖,要知道這些歷史名人收藏過的畫,一般都會留下自己的印鑑的。
更何況這還增加在宋宮裡待過,就更加不可能不留下一些痕跡了,所以,這是一幅很好的畫作,但它是近現代的一幅畫,雖然畫工很精湛,但絕對不是古人畫出來的,因為從這頭牛上,我還能看出一些西方寫實的痕跡。”
這是這幅畫的一個硬傷,西方寫實畫法畫出來的形似,和國內的畫法是完全不同的,中國繪畫講究的是所包含的思想以唯心為主,而西方講究的則是唯物主義。
中國繪畫是以唯心為主,所謂的唯心,個人解釋就是說比較隨意性,畫家看到了所能引起他靈感的物件,比較隨意性的來突出個人的想法。
比如畫一個古代美女,不一定忠實的把物件反映在畫面中,而是很大程度上,主觀表達了自己的情緒及感覺的意向,他可以用線條來勾畫出美女的輪廓,也可以用比較寫實的方法來畫。
但是突出的是自己的想法。而西方繪畫主要偏向於寫實,用眼睛看見的東西就要畫出來,畫蘋果的話,他不可能畫成方的,畫什麼就得像什麼,而且也有個紀實性,
這位畫牛的作者,他肯定想到了古代畫牛的特點,所以他想把牛畫的真實一些,所以就運用了西方的寫實手法。
也許他是一位繪畫的高手,所以他在畫這副牧牛圖的時候,還沒有忘了發揮自己的強項,也就是寫意的畫法,從而這頭牛有了牛的真實形體,又昇華了它的意境。
這樣雖然讓這頭牛,看起來更加活靈活現,但這麼一副畫,卻脫離了古代畫法的範圍,讓韓孔雀一眼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