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煙花和爆竹聲中,天啟元年終於走到了盡頭,這是一個多事的年頭,是讓大家津津樂道的年頭。雖然是過年,可是依舊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不過這個年總算是過去了。
從初一到十五,大明朝的衙門都上班,沒有奏摺遞進來,沒有大臣們的上奏。一切都顯得非常的寧靜祥和,看起來一副天下太平的景象。天啟皇帝雖然心裡著急,可是有些事情卻是急不得的。陪著後宮的女人們過了一個好年,除了偶爾想一下給今年的計劃,天啟皇帝也好好的休息著。
正月十六是大朝會的日子,雖然是大朝會,可是並不議論什麼政事。不過是朝廷中仿周禮舉行的儀式,是禮儀最高的超儀。
到了這一天,由錦衣衛陳設鹵簿儀仗,教坊司陳列大樂,禮儀司陳列諸國文書、賀表、貢物,還設糾儀御史糾察百官,監督那些站久了愛打瞌睡或交頭接耳聊私的。待時辰一到,皇帝升座,鼓樂齊鳴,百官跪拜致賀,行禮如儀。禮畢則群呼萬歲、萬萬歲。
整套禮儀下來,天啟皇帝也是非常累,不過也不得不強打精神。畢竟在整套禮儀過後,還有非常重要的賜宴,皇帝和大臣要一起吃飯。
不過能吃的下去卻沒幾個,有的老大臣在行禮的過程中已經暈倒了,沒暈倒的也都是上汽不接。能夠吃的下去的大多都是武官,自然是引來無數讀書人的不屑。
在大朝會過後,整個朝廷又恢復了慵懶,大家都還沉浸在新年的氣氛裡。朝廷也沒有什麼事情,大家也都是睜一隻眼閉一眼了。
轉眼間時間便進入了二月,在正月裡其實也發生了一些事情。四川的叛亂取得了決定性的優勢。孫傳庭率領人馬收復了廬州之後,乘勝追擊,攻下了紅巖和天台兩座山寨。
在這之後,孫傳庭決定兵分兩路,其中他率領著明軍繼續正面突進。由降將羅乾象大人偷襲奢崇明的最後據點蘭州城,在兩路兵馬的夾擊下。蘭州城三日便被攻了下來。
奢崇明父子帶領著殘兵敗將進入貴州境內,準備投靠水西安邦彥。時間到了二月,袁可立和朱燮元率領的援軍距貴陽不過百里,孫傳庭砸蘭州城整軍,隨時準備揮師進入貴州。
朝廷在得到戰報的摺子之後,自天啟皇帝到大臣全都送了一口氣。與此同時,朝廷也收到了朱燮元的摺子,把蜀王的事情說了說。
雖然有人頗有疑慮,可是天啟皇帝卻力排眾議。下旨褒獎蜀王。除了這件事情,所有的事情全都是風平浪靜。
不過時間到了二月,朝廷就有事情要忙了。主要的事情有兩件,第一件就是科舉,今年是大比之年,會試是要在三月份舉行的。
這樣的掄才大典沒人敢怠慢,不過這樣的事情朝廷上下都十分的有經驗,做起來自然是有條不紊。天啟皇帝也插不上什麼手。按照以往的規矩,主考官有兩名。主考因為進士出身的內閣大學士擔任。副主考應有尚書以下左副都御史以上的文官擔任,多年來的慣例。
按照這個官吏,內閣為天啟皇帝推薦了兩個人,主考乃是內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孫慎行。副主考乃是左都御史楊鶴,兩個人都是素有清名,在士林文壇頗有聲望。
對於這件事情天啟皇帝也沒有什麼想法。自然就放手讓下面的人去做了。不過天啟皇帝的一道聖旨卻把所有人都弄愣住了,因為那是關於武試的。天啟皇帝準備今年親自過問武試的事情,還早親自舉行殿試,採用和文官科舉一樣的方法。
這個訊息一出來,一時間眾人譁然。大明朝一項都是重文輕武,武舉人不過是世襲勳貴們鍍金的地方。天啟皇帝這樣的做法得到了文官的反對,不過反對的理由卻並不充分,畢竟武舉每三年舉辦一次,提高一下地位也沒什麼大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