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0部分

共有了三所小學校。

然而府內人口數百萬,適齡兒童有將數十萬人,光靠著幾所學校是遠遠不夠的。當時任知府是武昌新官,剛一上任,他就推出了新建二百六十五所學校的龐大計劃,在將先前的三所學校的基礎上次年開設了三十七所學校。

然而,教師人數不夠。

教師人數不夠,那就招聘,就培訓!或許穎州府內數百年間,文教不盛,幾百年間沒出過幾個舉人,秀才亦不多,可總歸還是有那麼一些讀書人,於是便把他們中的年青人拉到師範進行培訓,一如其它地區一般,而相比於其它省份,南直隸自然擁有相對充足的教育經費畢竟南直隸可以得到更多的教育專款,畢竟南直隸是天子腳下之地。

也就是在開宏二年九月,在那位知府大人調任之前,他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在的穎州府設立了二百六十五所學校,而阿越所處的胡集也順理成章的建起了一所小學堂。

學堂不需要交納學費,甚至就連書籍和筆墨紙硯也都像報紙上說的那樣由公家,也就是官府支出,這可是千百來的未有的事情,可即便是如此,人們仍然是觀望著,就在人們觀望著的時候,已經十四歲的阿越選擇了報名,他恰好卡在義務教育年齡限制的邊界14歲,按照教育令7至14歲的少年必須接受教育,而他的年齡恰好符合標準。

中華帝國的義務教育只有三年!

儘管皇帝本人更願意推行六年制的義務教育,但是受限財力,根本就沒有足夠的財力推行六年制義務教育,甚至就連三年制義務教育,也沒有足夠的資金,為了支援教育皇室每年都支出多達兩千萬元的專款用於教育。

“一年年的來吧!”

相對有限的財力,使得三年制義務教育成為無奈之舉。

可即便如此,短短三年的義務教育,卻最大程度上拓展了每一個學生的視線,儘管為了節約費用,學生們沒有教科書,老師拿著教學掛圖教授他們,可是他們從教學掛圖上學到了國文,地理,自然,知道了七大洲四大洋,知道了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聖母院,英國的大笨鐘……

三年的初小教育,改變了很多人,讓每一個受教育者都受用終身,甚至在農技課上,他們知道了如何選種,如何留種,如何耕種,如何鋤草不傷作物,學會了那些善於種田的富農“不傳之秘”。

教育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對此,阿越從未曾懷疑過,至少,如果不是因為他在學校讀書,恐怕他家就會因為只有4畝多地,就會被作為貧民遷往他地,因為他是學生,所以不在遷移之列因為殖民地還沒有普及義務教育。

至少在這一點上,教育改變了阿越的命運,但是現在,在從初等小學畢業之後,面對未來,阿越又一次感覺到了一種從未曾有過的迷茫。

“阿越啊!既然你想出人頭地,將來可以去讀書來改變啊……”

曾幾何時的期盼再一次於心中浮現出來的時候,看著手中的初小畢業證,已經十七歲的阿越有些迷茫了,他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選擇,不知道未來自己的路在什麼地方。

因為讀完書之後,他才發現,自己的命運根本就沒有發生太多的變化。自己的生活依然沒有改變,家裡依然只是勉強能吃上飯。如果想透過讀書改變命運,不僅要讀初小,還要讀高小、讀完高小之後,還要讀中學,然後讀大學……這樣他的命運才會得到根本性的改變。

初小,只不過是一個門檻,對於貧家子弟來說,想要越過這個門檻,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報考五年制的師範學校,畢業後到初小當教員,一個月拿11元的薪水。要麼就是報考少年軍校。除了這兩個選擇之外,還有一些技術學堂也是免費的,不過,那些技術學堂大都是就近招生、本地招生。在穎州府沒有一家技術學堂。至於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