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2部分

學校教師的待遇也很高,福利也很好。當上了教師就是中產階級,因此教師也不會去貪汙教育經費。

被查出來的後果是很嚴重的,沒必要為了那點錢而丟了待遇那麼好的工作。

待遇高,要求要高。

中華民國的教育是很精細的模式,一個班級才十六個學生,因此對教師的數量也有較高的要求。

教師數量確實是比較缺乏,所以主要的科目,則用大教室。那些比較容易培養的教師,則在小班級上課。

隨著不斷的發展。中華民國的教師數量也是不斷上升的,教育質量也在不斷的提高。

這一年中華民國的學生數量已經上升到了6000萬人了,中華民國不僅是學生最多的國家,也是教育上投入最高的國家。

除了學生外,還建起了很多技術學校,大量普通工人開始轉變為技術工人。

其他的錢,則用於行政開支、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

其中各省各地區,又有自己的地區稅款,這些錢主要是投入到城市建設的專案當中。

各省經濟發展情況並不是很平衡,最發達的地區依舊是沿海各省。其中江蘇是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內陸省份,主要是發展內部製造業,也就是生產出來的工業產品主要是滿足內部市場的。

沿海省份。主要是發展那種進口原材料,生產出口產品,併兼顧一些內部市場的工業。

由於戰爭原因,如今中華民國的經濟正再向中亞地區傾斜,軍工業開始向中亞轉移。沿海地區也保留了不少軍工業。

沿海軍工業,主要是生產對外出口的軍火,以及海軍的軍工業。

當然,一旦全面戰爭爆發了,全國到處都將是軍工廠,民用工廠都將變成生產軍工品的工廠。

中華民國的發展中心就是東部沿海、西部邊疆。從南北來說。北方主要是重工業,南方是輕工業眾多,同時也有不少重工業。

總體來說。經濟是東部更加繁榮,南北則是南方更加繁榮。

中部地區則以湖北、四川為中心,向四面八方進行輻射,湖北工業規模已經變得愈加龐大。

人口則開始大量向城市匯聚,農村人口隨著農業機械化的展開而進一步減少。此時中華民國每一天都有幾十個自然村消失。並且自然村的小時速度還在加快。

不過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卻也沒有拉下,大量的農村基礎設施也被建設了起來。

這年頭的農村基礎設施無非就是道路、通水、通電。此時的農村並不貧窮,沒有什麼工農剪刀差,有的則是一群農場主。

農改法頒佈之後,全國修通了道路的農村地區,只要是符合機械化農業條件的,都開始了農業改革。

這更加減少了農民數量。

現在中華民國的農民這個詞彙已經逐漸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農場主’這個詞彙了。

其中大量土地被財團掌控,財團管理模式最為先進。

不過財團現在已經開始從農業土地上撤退了,因為隨著經濟發展愈加繁榮,民資手上錢不少。

民資可以投資農場,高價買走農場進行經營。

因為財團發現,管理大片的農業土地有些麻煩,全靠工人的話,確實比較麻煩,工人很多時候只是負責上工,經常出岔子。

這樣的情況下,還不如賣給民資經營這些農場。

畢竟在工業時代,農用土地已經不是太重要了,利潤首先比不上工業,特別是工資水平不斷上漲的情況下。

另外管理起來因為區域性跨越比較大,比較麻煩。

另外,這些農場也可以低買高賣,也可以當成股票、工廠這些東西一樣,經濟局勢好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