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蘭和林月珍帶著豆子回家,兩人把花椒和藤椒擇乾淨,找了兩個乾淨的大陶缽,撥開灶膛裡的火,舀了十來斤菜籽油下鍋。
擇好的花椒、藤椒放進大陶缽裡,等鍋裡的菜籽油沒冒氣泡了,才拔了厚灰蓋住炭火。
兩人一人拿著個勺子,將燒滾的菜籽油淋在花椒(藤椒)上面,一陣陣清香和椒麻味撲鼻而來。
直到熱油沒過藤椒,把鍋裡的油舀完,蓋上蓋子浸泡一晚濾出藤椒、花椒,把油裝進陶罐裡,密封存放,放的越久味道越好。
“好香啊!小林在炸花椒油啊!”
林蘭走到灶房門口,見李桂芝揹著夾背來了:“嗯!我爸拿了些鮮花椒和藤椒,我炸成油,吃的時候方便一點。”
“我去年做的,能吃到明年,麻油放的越久越香。”李桂芝說著從夾背裡提出兩個老南瓜,裡面還有不少芋頭:“小林,我媽給我的,讓我送來給你。”
林蘭笑著接過:“大娘太客氣了,這芋頭是香芋麼?”
“嗯!”李桂芝笑著點頭,“我媽家種的,味道比毛芋好。”
“這邊種香芋的少,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林蘭想了一下,“你家種的老南瓜、香芋多的話,可以送來給我,我照菜市的價錢收。”
李桂芝高興的點頭:“有,我媽那邊種了不少南瓜和香芋,等分了稻草、紅苕後我就回去給你收。”
林蘭點頭叮囑:“挑光潔一點的,放的久一些。”
李桂芝連連點頭,笑著離開。
大隊糧食分下戶後,生產隊開始分稻草,林蘭家分得了十擔稻草。
老太太還沒出院,何向華幫忙把她的口糧和稻草送回了家。
接下來生產隊又開始挖牛背山種的紅苕和洋芋。
牛背山上站滿了挖紅苕洋芋的社員,挖出來的紅苕洋芋堆成了山。
還挖出了不少光禿禿的紅苕杆子和洋芋杆子。
叫楊三的社員拎著挖出來的光桿子笑道:“這些傢伙偷吃都不會,指著一窩偷。”
張榮慶笑著拍了一下:“楊三,你老實交待,以前掏了多少紅苕、洋芋?”
楊三衝他翻了個白眼:“榮慶,我們大哥別說二哥了。你還記得不,那天老子還沒下山你小子就來了,還踩到老子拉的粑粑了。”
張榮慶瞪眼指著他:“原來是你小子。”
“哈哈哈哈!”楊三叉著腰,得意的大笑起來。
張榮慶笑著朝他扔了一塊洋芋:“你小子,害老子紅苕也吃不下。”
大夥兒哈哈笑了一會兒,議論起那些年吃不飽,半夜出來偷東西吃的戰績。
林蘭想起以前聽父母說過,那幾年鬧饑荒,大夥兒沒吃的就去紅苕地偷紅苕。
偷紅苕洋芋也有講究,趴在壟溝裡,從田壟底部開始往裡掏,一窩裡掏一個,掏出來後把土埋回去。
哪曉得每個偷吃賊都是這樣想的,結果這個掏一個那個掏一個,到收紅苕的時候挖起來才發現,地裡有六七成的紅苕全是光桿子。
楊麗英和楊美華笑著對林蘭說:“這些光桿子,也有小豆子和小凱他們的功勞。”
大伯孃笑道:“幾個小毛孩吃的了多少,我那天還看到幾個小夥子帶著兩個姑娘在山腳烤紅苕吃。”
楊麗英笑嘻嘻的指了指楊美華:“美華姐和何姐夫那會兒也來烤過。”
楊美華扭頭笑道:“幾十年的老黃曆了,一小隊八成的人都來烤過。”說著又問,“你們今年做紅苕粉、洋芋粉不?”
林蘭笑著問:“做粉條還是小粉?”
“我想一樣做一點,我家小凱喜歡吃紅苕粉。”楊美華說道。
這年頭家家戶戶只要自己能動手做的東西,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