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0部分

讓更多對明朝有怨言的文人“團結”到順天府的周圍來。

其實在明朝初年,官員和文人的地位是比較低的,不只是朝廷給官員的官俸是很低,明廷懲治貪官也是絕不手軟的,動不動就是抄家問斬,官員們的生活那叫一個慘。雖說洪武帝已經掛了好幾年,不過那些從各種大獄中存活下來的官員們還是心有餘悸的。

雖說當今皇帝崇文偃武,不過受到重用的只是齊黃之流,很多外派的文官還是被壓制著的。而且明朝以科舉論英雄,很多文人滿腹經綸,就是因為擠不上科舉這條華山一條路,所以無法施展才學,這些人難免會滿腹牢騷。

而劉璟他爹的名氣太大,正好又是文官和文人們的偶像,只要把他弄過來,不要說能把所有牢騷文人弄過來,能弄到幾個重量級的,就能大幅度提升順天府的文化影響力了,並有效地提升順天府的社會形象,讓世人都看到,順天府是開明和包容的,不像明朝那麼zhuanzhi和無能。

這不,萬磊陪著劉璟視察了鍊鐵的全過程,並詳細地向他講解各種鍊鐵的原理,並細細地分析各道工藝的流程,一副禮賢下士的樣子。當然,萬磊這麼做並不是缺心眼,因為對方就算是弄懂了鍊鐵的工藝和原理,他也弄不出一個正規的鍊鐵廠來。

不是萬磊看不起對方,而是很多關鍵的技術沒有教給對方,比如說高爐內要用石墨來加防熱層,比如說如何控制爐溫,比如說如何造渣,又比如說煉焦的工藝,還有碳的鹼性與酸性如何煉焦的問題,這些問題沒弄懂,就算是仿製出一個鐵廠來,最終也還是勞民傷財,是無法正常煉出鐵來的。

劉璟當然不懂這些,就連萬磊細細解釋的那些原理他都聽得一頭霧水,根本無法理解,只能強記於心。而且鐵廠內部件眾多,他更是看不過來,又不好意思拿紙筆來記錄,只得多留在廠房裡,儘量多看多記。

對方想多看多學,萬磊也不催他走,反正他再看上幾個時辰,也是摸不清這其中的原理。

“先生,這幾天拉回來的礦石明顯不足,要催礦山那邊的人多采些回來。”負責鐵廠日常生產的是周天福,是周天壽的哥哥,萬磊看在周大司令的面子上,給他一個優差。而他雖然長得有點胖,為人倒也老成執重,自打他上任,廠房很少發生意外事故。

“礦山那邊恐怕是沒有多少礦可挖了,現在最主要的是找尋新礦山,這幾天先讓工人正常生產,礦石供應不足了,就歇工幾天,順便檢修機器。”萬磊如是道,其實,由於製造時有些問題沒有注意到,鐵廠的高爐是要時常檢修的,當然,這也不能全怪萬磊,畢竟這是第一個鐵廠,有不足是肯定的,以後注意改進就是了。

“先生,咱們不是派了很多人出去找礦了,這麼久了都不見找到一個新的礦山,咱們順天府是不是真的沒有鐵礦啊?”周天福有些擔心地問道。

“不只是鐵礦,其他礦也缺啊,咱們順天府不佔地利啊。”

“那可怎麼辦?”

“暫時先湊合著,以後實在是找不到礦山了,就去蒙古高原上找,跟蒙古人商量一下,用商品來跟他們換礦。”蒙古高原上是盛產各種礦石,萬磊也想過派兵去佔,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畢竟北平軍的兵力還很少。

第190章 文化擴張(四)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著,全然不顧及還站在一旁的劉璟,這讓劉璟更感詫異,不知萬磊這是君子坦蕩還是因為天生就缺心眼。其實,萬磊這不是在作秀,他本人一向就是對下屬的,只要不是機密,他對下屬都是有問必答的。

當然,萬磊可不是缺心眼,機密事一向是閉口不言的,比如說黨內部的各種決策,比如說私鑄銅錢一事,比如說精忠衛,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