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知縣感慨道:“因為現在當蘇州知府,可以什麼也不用做,什麼也不必操心,正是我夢想中的官職。”
府衙裡有劉通判和郭推官兩個林泰來死黨,一個管錢糧一個管刑名,新知府確實只需要躺平了就行。
寒暄完畢,林大官人就談起正事,“今天過來拜訪縣尊,是想說說東城機戶的事情。”
眾所周知,蘇州城分成了兩個縣,西半部屬於吳縣,東半部屬於長洲縣。
機戶和織工大都聚集在東城,所以在行政上歸長洲縣。
“機戶有何可說的?”袁知縣不明所以。
林泰來便道:“他們是不是很少交稅啊?這就是縣衙工作不到位。”
袁知縣看著林大官人就像是看傻子,這是吃錯藥了?
在大明就是這樣,名義上有商稅,但事實上除了在交通要道設關卡收稅之外,商稅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一是朝廷官府思想上確實不重視商稅,二是大部分地區商業活動規模有限,即便收稅也收不到多少錢。
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林大官人跑到縣衙來說“向機戶徵稅”,就像是個不切實際的囈語。
袁知縣閒著也是閒著,用逗悶子的心態問道:“那你說怎麼收?應該收多少合適?”
林大官人胸有成竹的侃侃而談:“我大明商稅規定是三十稅一,當然要按這個標準收稅。
具體到機戶,以每張織機價值十五兩來算,三十稅一就是五錢銀子。
這個計算辦法簡明易了,所以徵稅標準就該是,每張織機每年交稅五錢。
另外可否考慮,每匹成品經官府登記驗證後,交稅三分?”
袁知縣聽得目瞪口呆,你林泰來還真研究過怎麼徵稅?
你知道向機戶徵稅的難度嗎?官府今天敢徵稅,機戶明天就敢大範圍停業。
然後沒有工作的織工就會聚起來鬧事,數目至少千人以上,逼著官府取消徵稅。
最終袁知縣回應說:“說說也就罷了,根本實現不了!”
林大官人卻笑道:“我也沒指望實現啊!”
袁知縣疑惑的問道:“那你說這些作甚?”
“雖然實現不了,但不影響放出訊息啊!”林大官人說:“如果傳開了向機戶徵稅的訊息,縣衙不承認不否認就行了!”
於是數日來的第四條重磅經濟新聞傳開,官府可能正考慮向機戶徵稅,按織機數目收取固定稅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