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澳門和南洋高薪聘請回來的懂洋文的華裔技術工人負責機器裝置的正常運轉,第一批p1842、p1851火槍,以及各式口徑的火炮都被送上生產線,加緊生產。
從歐洲採購回來的機床裝置,一直被李衛國小心保護著,這可是國之利器,不容有失。
同樣,李衛國也不會讓這些機床閒著,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製作出第一批軍事裝備。
步槍和子彈,真正意義上的步槍而非火槍,真正意義上的一體式子彈,而非發射藥和彈丸分別安裝。
李衛國透過自己對現代步槍和子彈的回憶,畫出圖紙,而後找來技術工人進行切割製作。
一開始,切割出來的步槍零部件誤差很大,不容易安裝到一起。經過對各部件上百次的修正之後,第一支旋轉後拉槍擊式步槍誕生了。
李衛國用自己的名字來名命這支步槍,衛國步槍,意為保家衛國。
衛國步槍不帶刺刀時全長1。25米,重4。2公斤;刺刀長520毫米,重0。5公斤;採用旋轉後拉裝彈模式,擊錘擊發;兩條左旋轉膛線;帶標尺、準星;帶彈夾,彈容五發。
這支步槍整體外觀上類似歷史上的毛瑟98步槍,不過槍機部件要比毛瑟98步槍先進,相當於毛瑟98k步槍的水平,唯獨部件精度和氣密性問題略顯不足,這受限於這個年代的工業機床技術水平,氣密性僅僅相當於毛瑟88式步槍的水平,開槍時閉鎖會有氣流溢位,好在李家軍有墨鏡保護眼睛,這並不是問題,不影響戰鬥。
整體上,衛國式步槍的出現,比歷史上同類同級別的步槍早出現了四十多年,這便是巨大的優勢。
實際上李衛國很想把解放軍最經典的五六式步槍造出來,不過因為鋼鐵材料、加工精度、造價等原因,在這個時代都是不可能,所以李衛國只能暫時選擇研製出一款效能跟毛瑟98差不多,且能夠大規模生產製造的步槍來。
對於李衛國而言,設計和製造出衛國步槍很容易,只是零部件的加工和切割費些時間,一旦設計製造出來樣槍,接下來製造出模具,再經過一系列測試,也就可以正式服役了。
不過如果跟衛國步槍配套的子彈比起來,後者的設計和製造難度就大得多了。
這是因為子彈的設計和製造需要強大的精密切割機床,而李衛國現有的機床,雖然已經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機床裝置了,可是在精度上,依然無法跟後世相比。
李衛國想要給衛國步槍設計一個7。62毫米口徑的配套子彈,可惜機床的精度根本達不到,李衛國實驗多次,最終發現精度無法保證小數點後第二位,甚至第一位都馬馬虎虎。
這樣一來,一旦子彈的精度誤差太大,就不可能實現批次生產,制式步槍就沒法批次裝備部隊,畢竟打仗的時候,子彈難免因為誤差了0。01毫米而突然卡住的現象很常見,即便在二十一世紀的精密機床切割下依然會出現這種情況,更何況在落後的十九世紀了。
李衛國最終將子彈口徑選擇在9毫米,這也是因為這個口徑最容易切割出來,同時也因為使用**作為發射藥,要確保500米內的有效殺傷射程,口徑小了威力達不到,口徑大了或者增加子彈長度,則增加負重和生產成本,9x58毫米,剛剛處於最佳位置。
子彈受限於發射火藥,發射火藥越先進,子彈的體積就會越小。同樣,彈頭也因為這個年代的切割技術,不可能做成鋼芯彈頭,只能用銅或者鉛來製作彈頭。鉛彈的巨大殺傷力、容易切割,比銅更低的成本,但李衛國還是放棄用鉛彈而改為銅彈頭。
這是因為衛國步槍的槍管刻著膛線,鉛彈擊發後容易融化遺留在槍膛內,這不利於槍的保養和維護,考慮到這一點,李衛國才不得不改為銅彈頭,雖然彈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