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國本想從江南省和浙江省遷移一部分老百姓補充江西省人口,可最終他派人調查一下民情發現老百姓根本不願意,於是只好作罷。
不能從人口上下手,李衛國自能想辦法提升農田的畝產量了。
儘管李衛國已經指派一批農業科學家進行雜交水稻等高產糧食的配種研發工作了,但短期內是不能指望的,而提升畝產量的手段便剩下了化肥一途。
好在李衛國有先見之明,早在十年前成立江灣工業區時,第一批工廠中就包括了化肥廠。當時江南省的老百姓都用農家肥,用不起化肥,李衛國也是準備利用化肥廠來掩蓋吙藥廠生產目標的。
當初的高成本,是因為化肥中的重要原理硝酸鹽需要從智利進口,這年代沒有百萬噸大型貨船,運輸成本高,進口關稅也高,導致最終江灣化肥廠生產出來的化肥成本高,老百姓用不起。
但如今十年之後,在科學院的巴尼特和惠更斯兩位院士的幫助下,在李衛國的“神指點”下,利用空氣來提出氮的裝置最終研製成功並投產使用,使得江灣化肥廠不用再從智利進口昂貴的硝酸鹽了,直接就可以用工業氮氣來合成氮肥,甚至火藥廠所需的硝酸原料也一併解決了,這兩個巨大的用途令成本迅速降低。
不過老百姓還是不太習慣買化肥種地,儘管化肥的價格已經降到了老百姓可以承受的範圍內。
於是李衛國想出辦法,擴大化肥廠的生產規模。一開始先用財政撥款來支付化肥生產費用,免費發放給農民使用,如此持續幾年,當農民發現化肥可以明顯提高糧食產量時,意識到化肥的重要性時,再將化肥按正常價格銷售,一切都好水到渠成。
捨得捨得,不捨怎麼能得到。
在免除農業稅和免費贈與化肥這兩項政策的誘惑下,整個江南八省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農民的耕種積極性迅速提高。使得李衛國的糧食戰略格局得以完成。
部署糧食戰略的同時,李衛國自然不會忘記工業建設,尤其是軍事工業,也是奪得天下的關鍵。
工業方面,李衛國沒有改變現有格局,依然是以上海江灣為工業基地中心,規模逐步向外擴張,但不會出江南省,暫時也不會擴向其他各省。
因為李衛國很清楚。他控制的省份都在南方,礦產資源貧乏,不適合建設工業基地,一個上海工業基地已經很不錯了。
隨著吳軍大規模擴軍和收編幾十萬太平軍。兵力的增加意味著武器裝備的大規模支出,槍炮彈藥的生產都比原來擴大了幾倍,鋼鐵廠的原材料之前是從海南島的石碌開採然後運輸到上海加工,距離有些遠。因為李衛國治下的南方沒有更好品質的鐵礦石,從歐美進口更不划算。
尤其是衛國式步槍彈使用的是銅,因為銅的延展性好。易加工、易切割,最適合五十年代的車床加工,所以被李衛國選來製造步槍彈。可由於國內的銅礦稀少,之前因為滬軍的規模不大,所需銅原料可以從市場購買。但隨著滬軍轉變成吳軍,百萬大軍所需要的步槍彈可謂天文數字,平時訓練的消耗,乃至將來的滅清戰爭爆發,都將需要更為龐大的彈藥,這時,市場上的銅資源因為吳軍的鉅額缺口而價格瘋漲,令吳軍步槍彈的生產成本激增。
為此,李衛國跟英國簽署了協議,暫時可以從英屬印度進口銅礦石。不過從戰略和軍事上考慮,這不是辦法,將來一旦跟英國人開戰,銅礦石進口渠道將被封鎖,對吳軍造成影響。
如今隨著太平天國的覆滅,之前被太平軍佔領的馬鞍山一帶鐵礦場如今可以開採了,沿著長江順流而下,很快就會運到上海江灣鋼鐵廠進行冶煉,運輸成本較之前從海南島海運明顯降低。
同時,馬鞍山一帶還有李衛國所知道的一座大型銅礦,也一併得到了開採。這樣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