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說三道四了。”
“放心,這事只要崔府沒人說,那我張家也不會有人傳出去的。”
氣氛有些僵,張超直接告辭。出門的時候,崔琰跟過來相送。
“其實你沒必要還這金子。”崔琰今天也是一身新衣,很精神。
“我和十三娘也不是缺那點錢的人,再缺錢,也不會要這筆金子的。”
崔琰對著張超豎了拇指,他現在是越發的覺得自己這個妹夫了得。說來,他現在都是靠了張三郎的關係,才升到瞭如今的校尉。
從崔府出來,張超繼續站在門口等,而程處默他們也開始帶著上千人繼續第二輪的催妝。
“張家三郎,可有催妝詩?”
“崔娘五姓貴,出嫁寒門家。天母親調粉,日兄憐賜花。催鋪百子帳,待障七香車。借問妝成未?東方欲曉霞。”
張超站在門前,直接就呤了一道催妝詩。
崔府的丫環僕婦們愣在那裡,一般人催妝詩那都是用的現在成的,可張三郎這首她們就沒有聽過。
紅線卻是跟著十三娘學過讀書的,因此一下子聽出來這是首好詩。
她忍不住問,“請問這首催妝詩是三郎親手所做嗎?”
這首其實是張超抄的唐人的一首催妝詩,原是寫雲安公主出嫁時的出妝詩,但今天張超借用了,反正雲安公主和那位詩人都還沒出世呢,他改了改,當成自己原創了。
“正是。”為了抱得美人歸,張超也是臉皮都不要了。
紅線一聽,越發的高興,暗歎張三郎如此才氣。
有紅線放水,十三娘很快就催下來了。
不過下來了也不能馬上走。
還要等崔家的送親隊伍。
昨天崔善福吃了個啞巴虧,因此今天倒是早有準備,弄來了三十來輛車,也有一百多個送嫁人。
崔鶯鶯自己要帶到張家的人不少,除了五處田莊是那些契約奴僕外,從崔府裡帶走的就有好幾家足二十多口。
“滎陽郡公府為十三娘送嫁!”
鄭善果昨天添妝,今天自然也還要來送嫁,鄭尚書弄來三十多輛馬車,還有一百來人給十三娘送嫁。
“又來了,這迎親還真是熱鬧。”
“今年估計沒哪家能蓋住這場婚事的風頭了吧。”
“聽說過段時間,翼國公秦叔寶要迎娶桂陽公主,那排場肯定更大。”
有人反駁,“排場大不一定能有這次崔趙兩家婚禮的熱鬧啊。你看看多熱鬧,昨天崔鄭各家一家家的過來添妝,崔善福最後還趕著也添了一百多萬呢。再看今天,那麼多勳貴幫著迎親,看到那四個儐相沒,全是國公子弟。”
“可不是嗎,聽說太子府和秦王府都派了人來呢。這熱鬧勁,哪是國公娶公主就能比的了的。”
昨天添妝的各家,一家家的又來送嫁了。
民部尚書大理卿太子左庶子滎陽郡公鄭善果,太常卿參旗將軍沛國公鄭元璹,東郡公崔君綽、左諫議大夫固安縣公崔民幹。。。。。。
滎陽鄭、博陵崔、清河崔還有太子府,都過來送嫁了。
“太原晉陽王氏為崔十三娘送嫁!”
“晉陽王氏,那不就是崔善福妻子孃家嗎?怎麼今天王家還來為崔十三娘送嫁?”許多人驚訝出聲。
太原王氏為五姓之一,太原王氏和清河崔一樣也有很多支房,其中以晉陽王氏和祁縣王氏為主,兩大主支又各有四五個支房。
而晉陽王氏,正是崔善福妻子王氏孃家這一支。
“這王家是要鬧哪出呢?”
“估計是覺得王氏做的不好看,今天來送嫁,挽回點聲譽吧。”
太原王氏來,很快祁縣王氏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