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9部分

就收,五十多萬石,夠撐過這個青黃不接的時期了。再過幾月,就是夏收。

況且,這段時間,也還能從關東陸續往長安運糧呢。

“五十多萬石糧食?”

東宮,李世民正在試穿著龍袍。

還有三天就要登基,李世民越發忙碌起來。龍袍很華麗,是宮女們趕製出來的,但穿在身上並不是很舒服。

聽到李超三天就弄到了五十多萬石糧食,李世民也是驚訝無比。

“這些該死的傢伙,口口聲聲說沒糧,想坐看長安斷糧,想看朕的笑話啊。”

“早有預料的事情,這還只是查了那些糧商,要是我們把整個京畿查一遍,翻出一兩百萬石糧食都不稀奇。”

事實上,普通百姓家裡也許無隔夜之糧,但那些名門貴族,卻有很多糧食。因為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大地主,地多,糧食自然也多。他們可不會和普通百姓一樣,家裡沒隔夜之糧,他們會囤積不少的糧食,尤其是如今還是剛經歷戰亂之後,誰家裡沒點糧食?

就李超自己家裡,也存著上千石糧食呢。

“殿下,我是這樣打算的,這些糧食取來的時候,我都拿了賬本的,有詳細的數字,也都統統登記造冊了。這糧,算是朝廷借的,等夏糧、秋糧下來後,再由朝廷給他們開具單子,讓他們自己到河南去取糧,我們還可以計算點利息,多給他們一點。這,也算是他們對殿下,對我大唐的支援了。”

李超的這個借,可是要傷很多糧商的心的。

畢竟他們這個糧囤在那裡,京畿缺糧自然就能賣的越貴。而李超卻借走了,然後要到今年夏秋兩季收穫之時還糧,卻還得讓他們自己到洛陽去接收糧食。

洛陽的糧食哪怕加了點價,能跟現在借走的糧食是一個價值嗎?不說得拖上半年,資金積壓,而且價格也變動,而且洛陽的糧食價格和長安的糧食也相差很大啊。

李超哪怕給他們加點利息,這些人也得虧上一大筆。

不過李超也只能這樣,朝廷沒糧,才會找他們借。而且李超也沒錢付,朝廷的太倉國庫其實空虛的很,五十萬石糧食,哪來的錢支付。

“嗯,就按你說的辦,給糧商們開張收據。”

李世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於是便贊成了李超借糧打白條的法子。

“殿下,糧食寶貴,臣打算在長安設立幾個售糧點。給百姓定量供應,按戶口人數供給,這樣能保證大家都能買到糧。”

好不容易才借來的糧,要是不好好管理,隨便放到店裡售賣,估計肯定又要被那些奸商、權貴們低價買走。

李超可不想再借第二回糧。

第一次代糧商們借,還好點。若是弄的必須找權貴們動手,那可就不是很明智了,李超不想跟所有的權貴們為敵。

“殿下,我們還可以趁這次發糧的機會,順便摸清長安的戶籍底細,把那些隱戶等也給查一查。我們發糧,按戶籍供應,有戶籍的,自然按量給,沒有戶籍的,則不能供糧。要糧也行,登記入籍,然後發糧。那些家裡有奴僕的也一樣,要給奴僕領份糧,也一樣得把奴僕到官府登記,然後能領糧。”

“借這次機會,我們仔細摸一摸長安的人口戶籍情況。順便,我打算推行在洮州實行的保甲制度,讓長安百姓五戶為保,十戶為甲,保甲聯防,聯防聯坐,相互監督。”

要控制一個幾十萬人口的長安城,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掌握戶籍人口,這是極關鍵的一步。

連長安城裡有多少人,有多少黑戶都搞不清,大量的黑戶存在,這必然會讓官府的掌控無力。

現在,有了五十萬石糧食在手的京兆府,手裡無疑有了許多籌碼。

在這段時間搞一個按量供糧,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