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1部分

能力,他能文允武。編書著說修史,是無數讀書人眼裡的文宗大豪,是學術上的大家,還是兵法上的大師,用兵的名帥。

而且他還有許多治國的本事,不只是會寫會說,關鍵還是懂經濟會政治,李超入中樞為相兩年,主導了多件大事。

不論是剿清那些亂世的餘孽割據勢力,還是抵禦突厥,敲打吐谷渾,甚至是主持稅制改革,推行救災賑濟計劃等等,他都做的非常出色。

這樣的一個人,還這麼的年輕,比皇帝還年輕兩歲。

可才二十五歲,才當了兩年宰相,卻居然想著激流勇退,想著去那邊疆當什麼領主諸侯。

魏徵想不通,也無法理解。

一塊破領地,比的上成為一個青史留名的名相賢相?

“把領地經營好,不僅對於大唐有益,成為朝廷邊疆屏障,而且對於灞上李家來說,也有長遠的巨大益處。經營好了,有了這塊領地,灞上李家,就能成為真正的大唐名門。”

魏徵搖頭。

這又是他與李超的一個分歧之處。

他是讀書人,讀的聖賢書,想的更多的是天下,是朝廷,是國。可李超呢,明明是那麼有本事的人,腦子裡卻總想的是家。

魏徵覺得讀書人應當為朝廷效力,輔佐君王,開創盛世。李超卻想著埋頭建設自己的領地,想著壯大自己的家族。

“魏公,若是小家都沒有,哪來的大家?都說人恆產然後有恆心。我灞上李家經營領地,這領地也不會脫離大唐,只會是大唐的一部分。甚至因為處於邊疆,還會永遠成為大唐的一個屏障,領地諸侯們,不會因為有了自己的領地而與朝廷背離,相反,封地諸侯們與朝廷的關係更加緊密,一榮共榮一損共損,這是與國休慼的關係。”

“陛下絕不會同意你此時離開朝廷的。”魏徵搖頭,不管李超怎麼說,皇帝也不會在此時放李超離開。

就算皇帝能理解李超的話,他也不能在李超眼下剛凱旋入朝,就讓他去領地。那樣的話,別人只會誤解,會以為李超是被皇帝流放,罷免。

況且,朝廷確實很需要李超。

“我要去御史臺,你還是會做尚書令,另外告訴你,陛下要召回蕭和陳叔達,這兩位依然擔任尚書省左右僕射之職,並且會加中書門下平章事銜。尚書省三個空缺的主次官都到位,而且全都進中書門下,成為宰相,陛下對於尚書省期望很大。”魏徵在尚書省呆了一段時間,也明白自己並不擅長那些,但他相信,李超卻是完全能夠勝任的。

事實上,皇帝要任李超為尚書令,已經早已公開的事情,中書門下和朝會上都討論過,對於這個任命,朝中上下,出人意料的,並沒有人反對。

文武百官都出奇的態度一致,覺得李超是不二人選,非他莫屬!

新的一月,剛說要奮起努力,結果分手了。還沒來來的及感情愛情的甜美,卻先品嚐了失戀的苦澀。心情很堵,現在人在外面,只是想找一個誰也不認識的地方一個人靜靜。暫時可能沒法一天四五更了,但會堅持更新的,大家給我幾天時間,謝謝!(未完待續。。)

第828章 李超聚眾謀反

臘月中的時候,蕭和陳叔達就回到襄陽了。

外放一年多,兩位宰相重回朝中,在外擔任宣撫使,坐鎮河南河北,如今災情結束他們也結束外放。兩人外放前,是左右僕射,朝中宰相。回來後,還是左右僕射,依然是宰相,但卻又有不同。

當初他們外放,是因為天災,災情太大,兩位宰相被背了鍋,罷相外放。如今災情結束,再回朝中,但朝中格局卻已經不同了。左右僕射在空置一段時間後,已經不是百官之首,尚書省也地位大不如前。

當初的百官之首,如今左右僕射卻只與中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