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0部分

。”

李君羨現在是左武侯中郎將,爵封武連郡公,駐守玄武門,這是計劃的重中之重,就如同當年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時,依靠的何進一樣。當年何進,也正是駐守於玄武門。

吳黑闥和何進兩人如今也是在北衙,就駐紮於玄武門外的北營。

長孫無忌道,“要想成功,關鍵還得內三衛。”

原本朝廷是罷除了親勳翊內三衛五府,這樣做的目的是不給勳戚子弟門蔭特進的路子。後來張超造反,李世民又重建了內三衛五府,這次的目的則是讓那些分封領主們把子弟留在京中做人質。

這內三衛五府數量很多,足有好幾千人,他們所處的位置也是在宮廷內外,把守各道宮門等處,可以說十分重要。

長孫無忌說要靠這些人,主要是長孫家等高官子弟也多在這裡面,兼之多數領主其實也是搖擺不定的。

比較容易拉攏。

畢竟如今皇帝的許多政令,其實都大大損害了這些貴族領主們的利益。

大家更願意看到的是貞觀十三年以前的大唐朝廷,喜歡那時的制度。各方面的利益都照顧到了,貴族們哪怕如今武人地位降低,可有了領地也是得到了彌補,兼之有了議會後,更加不錯。

可短短一年,皇帝許多政令倒退,讓大家都心裡有氣。

以長孫家等各家子弟,再拉攏一批領主子弟,到時裡應外合,能起到極強的效果。

宮變不在人多,關鍵在於時機。

還有時間的把握。

商議許久,初步定下方略,又定下了聯絡方式。

內有六扇門為耳目,並堵塞皇帝視聽,外有暗影聯絡各方。

會後,大家前後腳離開李靖家。

皇宮。

李世民問王承恩。

“李靖還能活多久?”

“御醫說撐不了幾天了。”

李世民點了點頭,嘆口氣道,“李靖此人,本事是很強的,將門出身,大器晚成。奈何此人用兵雖強,可這屁股卻從來都是歪的。當年我父子太原起兵,李靖就想著去揚州告發我們,是我救下了他。後來玄武門之變,孤讓張超去勸說他加入,結果他竟然不肯。”

“再後來漢京之亂,這李靖居然還加入了復辟黨,真正是個老殺才。這一次,又想給張超說話。朕就納了悶了,這李靖難道就不知道他三番兩次的活命,都是朕賞他的?”

“哎,算了,死了也好,省的朕記掛。他要不死,朕還得時常擔憂著他,說不得哪天他做出什麼過份的舉動,朕還得被迫殺他。如今死了,也算是善終了。待他死了,朕也給他加個榮銜,留他一個戰神美名。”

“朕記得李靖的幾個兒子都是文職,幾個孫子和曾孫,倒都是武職?”

王承恩在一邊點頭說是。

“待李靖死了,給他的兒子孫子們都加個散官什麼的,三原李家,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對了,李靖那個跟張超三女兒訂婚的曾孫,退婚沒?”

“好像沒有。”

李世民不滿的哼了一聲,“這個李靖,比起李績來,差的遠了。李績也是張超的親家,可張超一反叛,李績立即悔婚,退了兒子跟張超女兒的婚事。並且能主動請纓,南征叛軍。而李靖呢?什麼都沒幹,只會給張超說話求情。”

李世民想到自己也有一個女兒是許給張超之子的,“李績次子李思文既然退了張超女兒之婚,那朕就把長樂公主許給李思文。”

“王承恩,最近漢京有什麼異動沒?朕馬上要南下親征,京裡有沒有什麼不軌之徒,心懷叵測啊?”

王承恩忙道,“陛下,臣派六扇門日夜監察百官和將士,並無發現此等不軌之徒。”、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