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宰相,一個在河北,剩下十個在朝。上次的會議結果已經很清楚了,五對五。
只要長孫無忌他們五個宰相不動搖立場,中書門下永遠討論不出結果來。
想透過中書門下這個正規渠道來廢除新法,根本行不通。
現在他們只有一個辦法能廢除新法,那就是直接叩宮,讓皇帝出來說法。只要皇帝一句話,那麼自然就能打破現在中書門下宰相們的僵局,然後廢除新法了。
“陛下身體不適,不能打擾?”
“大唐的江山社稷都要亂了,李超新法亂政,難道這事情還不重要?陛下養病重要,但大唐的江山社稷更加重要。今天,我等就請幾位宰相同叩宮門!”
御史們叩了不止一次宮門,但都沒結果。
劉洎認為,還是動作太小了點。
只是一群御史去叩宮門,皇帝根本不重視。
今天,劉洎準備讓房玄齡等所有宰相也一起去叩宮門,無論如何,都要請皇帝出來說句話,做個裁決。
房玄齡道,“不可能。”
“房喬,你身為中書令,首相。可是你做了什麼?你身為百官之首,卻附和李超,毫無首相之節操。李超亂法害民,天下沸騰。你卻還隔絕皇帝耳目,不讓百官將這等實情稟報於皇帝。你,亂臣賊子,奸佞之臣!”
口水都噴到了房玄齡的臉上。
身為百官之首,朝中首相,被御史中丞這樣噴,房玄齡也惱怒了。
正當他要發怒之時,王太監來了。
“陛下諭旨!”
百官一下子激動了。
快兩個月了,他們沒見到皇帝,也沒有接到一份旨意。
現在,皇帝的諭旨終於出現了。
劉洎也很激動,他覺得自己終於成功了,讓皇帝迫於壓力無法再躲在宮中不出聲了。
只要皇帝肯露面就好辦,中書門下再怎麼拖,可現在有了皇帝裁決,那這個事情都得有一個結果。
他不相信皇帝還敢頂著天下人的反對,繼續支援新法。
“王內侍。”劉洎走上前,“諭旨是什麼?”
王太監臉上帶著溫和的笑,目光在諸大臣身上掃過,然後口頒聖諭。
“令太子監國,暫攝國政,中書門下宰相和樞密院樞密們共同輔佐太子。”
諭旨宣讀完,金殿中一下子死寂,落針可聞。
誰都沒有料到,會來這麼一道諭旨。
本以為皇帝總算要出來了,結果卻依然不出,反而是讓太子攝政。
太子攝政。
劉洎感覺頭上被潑了一桶冷水。
然後,他出離憤怒了。
皇帝還是在糊弄,太子,太子才幾歲?
八歲的太子,能攝什麼政?
他能處置什麼軍國大事?況且,太子可是李超的學生啊,李超跟太子的關係之好,天下誰人不知,李超還是太子的未來丈人呢。
讓太子廢除李超新政,這肯定不行。
“王太監,我們要見陛下!”
王內侍卻只是笑著道,“陛下身體著實不適,現在要靜養,不能打擾。大家放心,明天早朝,太子殿下將臨朝攝政,到時有什麼軍國政務,都可以向太子殿下稟奏。”
說完,王太監往外走。
走了幾步,他卻又回頭。
“哦,看咱家這個記性,還有一個重要的訊息告訴大家,是好訊息。”
“河北捷報,趙國公剛剛在平州大破高句麗。以五千神機營,一萬河北府兵,兩萬志願兵,在濡河邊,大敗兩萬高句麗騎兵,斬首四千。”
這個訊息一出。
金殿再次靜寂無聲。
李超這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