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嗎?確實不少。可見穀賤傷農這種事,在哪個朝代都不稀奇。
但是……(未完待續。)
第104章 、俺撞你了
別忘了,舊社會的家庭往往五代同堂,人口眾多。那時的人們也沒什麼額外的零食可以吃,更別提偶爾出去吃個飯,燒個烤什麼的。他們一天三頓可都是在家裡解決。就這樣還覺得一萬斤糧食不少是不是?
但是……
這個價格是好年景,物資極其豐富時的價格。一旦出現災荒,青黃不接。多少金銀也和破銅爛鐵沒啥區別。鄉下人家自給自足慣了。對市面上的物價不敏感。往往等他們醒過神來的時候,外面的米價已經漲到賣兒賣女都填不飽肚子的時候了。
眼下的糧價雖然還沒什麼明顯的波動,可以程靈慧的直覺,要不了多久就會漲起來。
小農思想下,你別指望這些鄉下老百姓有多高的覺悟。等銀子湊起來還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呢。
果然,一陣拉鋸、扯皮,這個會一直開了三天才算圓滿結束。最後的決定是,各家最少拿一兩銀子。不能再少了。因為大家心裡都抱著僥倖,萬一老天爺給下雨了呢?那到時候屯那麼多糧食不是白佔著銀錢嗎?
可轉念一想,眼下這情景。他要萬一不下雨可怎麼辦?有著兩千斤糧食墊底,也沒那麼心慌不是。
程家莊的村民日子還算過得去的。一家一兩銀子還真不在話下。偶爾有真困難的,程靈慧也就默默給墊了出來。全村一百三十戶人家,收齊了一百三十兩銀子。
那就是兩千六十石糧食。一輛馬車最多拉一千五百斤,這些糧食就需要差不多二十輛馬車去拉。而且,這事要悄悄的做,不宜張揚。
雖然程家莊的人,大多都是拖腳的『但要說起在誰外面人面廣,人頭熟悉,看誰賺錢多少就知道。
村裡比程靈慧強的人真不好找。於是,六爺就讓程靈慧帶上兩個年紀大一些、持重的人去開州府張羅賣糧的事。
三人起個大早,天矇矇亮就出發了。
從沙溪縣往開州府去,大多數都要路過開州府南門外的瓷窯口。
程靈慧三人駕著馬車到了開州府的時候,已經是半晌午。這兩年天旱,地裡出產少。那些燒窯的日子也不好過。就更勤奮的燒窯,想著多在這窯口上找補些生計。
那些私人的窯頭為了把自己家的瓷器買上個好價錢,往往在瓷窯口外等主顧。前面說過,程靈慧是所有主顧裡面少有的價錢公道,買賣爽快的人。
她近些年雖然不十分到這一帶走動,但那些人記她可是比記自己親爹都清楚。遠遠看見像是程靈慧,立刻就有一大幫人趕上來將馬車圍住。
跟著程靈慧一起的兩位村民初見了這陣勢還嚇了一跳。一連聲說:「俺不拉瓷器,俺不拉瓷器。」
那些人怎麼肯聽,牽馬的牽馬,推車的推車。硬是把程靈慧一行人帶進了瓷窯口。
程靈慧對著陣勢早就見怪不怪了。站在車上向眾人抱拳:「承蒙大傢伙兒厚愛,俺心裡感激不盡。可俺今天真的還有別的事在身,咱們改日再會如何?」
忽聽一人粗聲粗氣道:「過門不入,不是朋友。」
程靈慧抬眼望去,李頭兒腆著個肚子一搖一擺走了過來。眾人急忙給他讓路。
李頭兒抬頭望著程靈慧:「三爺,下來吧。還讓俺揹你咋地?」
程靈慧暗自搖頭,知道自己今天晌午是走不成了。她雖然不幹這拖腳的買賣了,可程家莊別的人日後還要吃這碗飯。她現在除了自己,車上還拉著兩個同村的鄉親呢。可是不好得罪這官窯頭兒。於是跳下車,向李頭兒道:「好久不見,別來無恙?」
李頭兒一擺手:「咱哥兒倆不整那虛的。走走走,哥哥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