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很多東西,然而這些晶片技術主要是集中在應用型晶片上,無論是戰甲、機甲、基地網路構成,都是冰涼的金屬構造。
許樂真正在意的身份晶片,那種能夠自行發射微弱脈衝的晶片,在這個資料庫裡沒有絲毫蹤跡。許樂並不失望,因為他很清楚,這種晶片技術除了用於定位和資訊片段集合標識之外,對於整個聯邦來說,沒有太大用處,但偏偏就是這種晶片,卻涉及到神秘的憲章局,無所不在的第一憲章……
以他的許可權密級,不可能接觸到被憲章局嚴密封鎖的那方面,甚至只怕軍方的內部資料庫裡,都沒有這方面的內容。
許樂把注意力轉回了另外那個方面。此時實驗室內的除塵已經結束,左手方全透明的操作間卻依然不停地降低灰塵等級,許樂抓緊這個時間,在電腦的幫助下取出他所需要的B型傳輸材料,沉默地等在操作間外。
嘀的一聲,除塵結束。
穿好了灰色的操作服,透過電子視鏡及自動機械裝置,許樂眯著雙眼,小心翼翼卻又無比鎮定地開啟了微電流模擬發生器,沉默地注視著光屏上的資料反饋。
“透過率……損耗率……”
許樂盯著真空箱內的通電材料,心裡想著大叔當年在河西州外的山谷中,只靠十根手指,便控制機甲時的嫵媚身姿,心生嚮往。
第二卷 上林的鐘聲 第一百零六章 我的……實驗室(中)
用封餘的理論來說,人體才是第一序列的機器,而無論機甲還是戰艦,都只是人體的外延,那些冰冷的金屬構件,複雜的線路晶片,恐怖的火力噴射,必須聽從人類的指令,服從人類的指揮。
就像駕駛汽車一樣,無論汽車的速度有多快,但確定汽車方向的還是駕駛員的雙手。
從這個方向進行探究,便會發現一個很重要的環節,人類的大腦活動與指令發出,怎樣傳遞到各式機器之上?人類聯邦發展了這麼多年,從最早期的手動控制,到資料指令程式輸入,再到半途而廢的人體擬真器研究……這個很重要的環節,一直沒有發生過革命性的變化。
在聯邦與帝國的戰場上,在那些攀行於山野之中的機甲中,幽黑太空的巨型戰艦中,人類依然在透過這幾種方式,將自己的意志,透過冰冷的金屬轉換為強大的能量。
以代表著聯邦工程水平的M系列機甲為例,一直都是採用的指觸式光屏操作,機甲的操控,主要考較的是機師的判斷能力與程式語句的輸入速度。當M系列機甲進入五代之後,操作艙的左手下方,又多了輔助性的操作連桿。
聯邦科學家曾經嘗試過,用敏感資料採集微處理器,佈滿機師的全身,直接捕捉機師的每一寸肌膚的細微動作,再將訊號傳遞至機甲的中控電腦進行處理,最後變成成機甲的相應動作。這也就是已經成為古董的擬真器。
擬真器計劃夭折了,因為經過長時間的實驗,專家們發現了幾個永遠無法攻克的難關。
第一個便是資料採集的困難度,人類身軀構造看似簡單,實際上卻比最複雜的機器更為複雜,每一個人體動作相對應的變化,包涵了太多資料,肌肉雙纖維的緊縮度,走向,血壓,甚至是肌膚表面張力的變化……這些細微的變化,要讓資料採集微處理器全部識別,並且成功地轉化為相應的動作,哪怕在中控電腦強大計算能力的幫助下,準確率始終也停留在百分之七十左右。而在慘烈的戰場上,最需要精確與高速的機甲,如果只能保證這種程度的準確率,那基本上就等於是廢物。
使用擬真器的第二個難關,發生在實驗型擬真器投入實用後。當時負責實驗的機師都是軍方的王牌機師,他們的動作無比準確,沒有絲毫冗餘,可以強悍地控制自己的每一絲肌肉的顫抖,從而將擬真器操控機甲的動作準確率提高到了百分之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