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成為自己的主君。雖然後來成大猷又重新提出調換人選的建議以表明自己的態度,但卻被李無鋒拒絕了,這更是讓成大猷感到有些慚愧,他只能以更大的戰績來回報對方的信任。
“將軍,若是從政治意義來說這北平府的意義自然遠遠超過了燕山,但是從實際作用來說,屬下以為這燕山對於咱們對於秦王殿下來說也許更具重要性。只要咱們拿下了燕山,相當於就是堵死了司徒泰的北逃之路,屬下以為僅僅是這一點就值得咱們先下燕山。何況攻佔燕山之後,北平事實上已經成了甕中之鱉,如果那邊第三軍團在滄州進展順利的話,屬下以為這北平也就不下而下了。另外將軍不是一直想給多頓人一個教訓麼?我看秦王殿下也有這個意圖,上一次咱們給秦王殿下的建議,在回信中其他秦王殿下都一一給了答覆,唯獨隻字未提鄂霍次克地區一事,屬下看這中間有很深的含義。如果咱們拿下燕山之後借勢攻入鄂霍次克,就算不能佔領這個地區至少也要控制一兩個戰略要隘,讓咱們在北邊邊境地區的戰略態勢好上許多,擺出俯視多頓人領地的架勢總比多頓人窺伺咱們內地模樣要好,將軍你說是不是?”
常和春的一席話說得成大猷連連點頭,不愧是自己的第一號幕僚,不但能夠準確的分析形勢變化,甚至連秦王殿下的心思也能夠揣摩一二,自己這位主君可不是一個善主兒,多頓人幫助司徒泰介入帝國內戰他不會無動於衷,保不準就想瞅準機會報復,上一次自己提出在解決燕雲之後解釋進兵鄂霍次克地區的建議雖然沒有得到上司的正面回應,但是在軍務署副署長薄近塵的私人覆信中卻隱隱點出秦王殿下內心的確是傾向於支援這個意見的,但是鑑於帝國內戰尚未結束,秦王殿下也不好公然又挑起對外戰爭,以免引來政務署方面的抨擊,畢竟政務署和許多官員士紳都強烈主張儘早結束內戰,把主要精力轉移到建立新王朝的事務上來,反對近期再將戰爭擴大化,尤其是又掀起新的對外戰爭。
鄂霍次克是多頓和燕山府交界的一片地區,地勢起伏不定,居民也相當複雜,雖然以利伯亞人為主,但唐族人亦有相當數量,而臨海更有一定數量的少數民族,是多頓人的一個多民族混居區,瀕臨大東洋,和新月半島隔海相望,在那裡有幾處港灣岸闊水深,是建立良港的極佳所在,只是多頓人一直不太重視發展海軍,加之現在庫克群島和新月半島這些海防要地均被倭人佔領,更是喪失了發展海上武裝力量的信心,所以這些沿海要隘都並沒有得到很好使用。
第四十七節 試比高(3)
那和春你的意見是先拿下燕山?那攻打燕山你可有什麼好主意?我看這燕山府的城防體系相當健全;城牆亦是高厚;如果要強攻硬取;只怕這一戰打下來損傷也會不小啊。”內心其實早已確定了要先拿下燕山;但是如何攻打燕山卻成為大猷的一塊心病;梁崇信把第一軍團的四個師團都全部推了上來;很快;就會抵達濟州;這一仗的重任相當於全部壓在了自己身上;如果不能取得一場漂亮的勝利;成大猷自己都覺得有些難以交待。
“唔;燕山城的確不太好打;現在司徒泰在燕山城中擺了兩個師團;雖說戰鬥力不見得有多強;但是信託完美的防禦體系;真要打下的確會造成相當損失;現在已經不是能不能打下的問題了;而是要如何以最小的代價換取勝利;梁大人不是在之前也曾經提醒過將軍麼?如果能夠勸自然好;只是司徒泰敢放心大膽的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