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6頁

做為僱農加綠林出身的皇帝,朱元璋也按自己心目中的田園風光為農村制訂了細緻的規律並要求百姓們嚴格遵守在他的打造下,所有的鄉村都要選派有聲望的老人每月宣講道德規範,每到農忙季節,人們還必須在鄉中老人的監督下黎明即起忙碌農活,若有偷懶生事的,不但自己要糟(不好好幹活的,甚至會被流放邊疆),就連鄉老都不能避免責任朱元璋同情百姓,厭惡凌虐百姓及偷懶不勞而獲者的情緒,在這道詔書中一覽無遺

詔曰:&ot;天下大定,禮儀風俗不可不正諸遭亂為人奴隸者復為民凍餒者裡中富室假貸之,孤寡殘疾者官養之,毋失所鄉黨論齒,相見揖拜,毋違禮婚姻毋論財喪事稱家有無,毋惑陰陽拘忌,停柩暴露流民復業者各就丁力耕種,毋以舊田為限僧道齋醮雜男女,恣飲食,有司嚴治之閩、粵豪家毋閹人子為火者,犯者抵罪&ot;

早在登基之前,朱元璋還親自帶著長子朱標在農家住了好幾天,要求自己的繼承人體味民生疾苦,稼穡艱難洪武三年天下大旱,朱元璋不但第一時間下旨免了災區稅賦,還帶著所有的皇子在六月南京的烈日下爆曬,用這種中國民間最樸實也最自虐的方式求雨這一曬就是五天,當大雨傾盆而落時,舉國上下都認為是皇帝的誠心感動了上天

朱元璋並不僅僅是要求百姓勤於耕織,他也對自己的工作兢兢業業自登基以後他事必躬親,而且還嚴格遵守著自己制訂的&ot;百姓黎明即起&ot;的時間表,除非病得不能起來,他都在每天凌晨四點就開始早朝,無論寒暑秋冬都雷打不動這一堅持,就是三十多年面對這樣一個&ot;以身作則&ot;的皇帝,臣民們也只得將制度遵循不渝

朱元璋在郭子興手下討生活時,無論受到怎樣的待遇,都堅持要把自己接到的任務完成得盡善盡美不能不讓人懷疑,除了忠心之外,他或者還有一種完美主義強迫症狀也正是這樣的性格特點,不但促成了他成就大業,也清清楚楚地表現在了他的治國方面:水必要至清,人必須克己他自己是這麼辦的,也要求別人這麼辦,而且不許違反

然而如大家所知,一樣米養百樣人,世界上的事情一但到了極端的地步,即使出於好意,麻煩也就要大了

朱元璋出身赤寒,因此對底層小民百姓感情很深,對官吏士紳文人卻似乎有一種本能的厭惡為了避免百姓遭殃更為了鞏固政權,他對官吏採取了嚴格的管治,對農民卻頗為慈和最典型的事例莫過於他大力支援&ot;民告官&ot;,官吏若到鄉間騷擾被百姓抓住控告並有據可查的話,他絕對是一面倒地支援,非但重處被抓官吏,還要重獎告官的鄉民他還編制了《明大誥》,專用酷刑重處官吏只是此法實在殘虐,動輒為幾十兩銀子就將官吏剝皮楦草,或者並未貪汙虐民也照樣連坐,甚至砍頭凌遲因此《明大誥》及相關法令在朱元璋死後就被立即廢止了——事實上,百姓們雖然痛恨官吏欺壓,恐怕也沒有幾個人真願意為幾句閒話幾兩銀子就把他們處死,何況吏員們多是百姓鄰捨出身,祖輩相交,就更沒有誰願意造成如此後果現在的一部電影《秋菊打官司》就很好地詮釋了這種心理更遑論是這樣的酷刑呢!

如前所述,朱元璋的人生經歷不但使他厭惡官紳文人,也使他不信任異姓功勳對於這些引起他疑心的人,他也象嚴治農村嚴治貪官那樣用了最極端的解決手段

對於明王朝開國元勛們的死,史料和傳說都找出了若干理由但在事實上,猜忌並計劃殺戮功臣的事情,恐怕早在登基稱帝之前,在帶著兒子朱標過那幾天農家生活的時候,就已經在朱元璋的腦子裡成形了

洪武三年,元順帝北逃,朱元璋真正成了中原之主就在這一年他大封諸子及開國元勛受封的皇子皇侄孫共計十人,元勛三十五人就在這一次封賞中,剛得天下的朱元璋就毫不客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