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后和宰相們也知道,如此大動作不可能不引起世人非議,格外重視收徠朝臣,名將舊相劉仁軌就是其中之一這時的劉仁軌已經八十三歲,很有威望,武后特地命他為&ot;西京留守&ot;,並寫信給他說:&ot;昔漢以關中之事委蕭何,今託公亦猶是矣&ot;劉仁軌雖然年老,但是朝中事務都看得明明白白,他回信給武后,表示自己年老難任,並說&ot;呂氏見嗤於後代,祿、產貽禍於漢朝&ot;,勸武后不要重蹈覆轍
其實這樣的勸誡毫無作用權力一旦在手,無論願意不願意,都只能被它驅使著往前走,後退只有死路一條但初掌大權的武后並不想得罪老臣,因此她特派侄兒武承嗣帶著自己的親筆信去見劉仁軌,信中說:&ot;公忠貞之操,終始不渝,勁直之風,古今罕比初聞此語,能不罔然;靜而思之,是為龜鏡況公先朝舊德,遐邇具瞻,願以匡救為懷,無以暮年致請&ot;
話說到這個份上也就足夠了,劉仁軌見好就收,也不曾再出頭干涉朝政治理免了武后的麻煩
民間輿論也是武后關注的一面有十幾名羽林軍官去酒坊找樂子,閒聊中有一人發牢騷說:&ot;兄弟們冒著風險擁立了新皇帝卻沒得到什麼封賞,早知如此,還不如擁戴廬陵王一直當皇帝呢!&ot;眾人斥喝戲笑,也沒把他這句話當真誰知同伴中的一人卻悄悄起身,趕往皇宮密告酒宴未散,抓捕的軍隊就已經包圍了酒坊結果,發牢騷的被處斬,席中諸人不管聽到沒聽到那句戲話,都被安上知情不報的罪名絞死告密者官至五品,十幾名同伴的性命為他換了一身淺緋金帶的新官袍
這位新晉五品官的升發之道,當然被眾口一詞地咒罵了個底朝天然而更多的人在道貌岸然地指責此行徑的同時,暗地裡卻滿心的艷慕告密就此成風
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又在極短的時間內處理妥當而這時距高宗去世還不滿一百天,一切就發生在他的靈柩不遠處
八月十一日,高宗終於入土為安,睡進了他的乾陵,可以對地面上妻兒子孫們的事情眼不見心不煩了
此時的武后,已經迅速地掌握了王朝的軍政要害對於這些,武后的侄兒武承嗣滿心歡喜,他期待自己也有登天的那一日,卻又從父親和表兄弟們的遭遇中明白姑母不容他人染指權力,冥思苦想之後他奏請追封武家先祖為王武后當然樂於光宗耀祖,打算照辦
裴炎得知此事,立即勸阻說:&ot;太后母臨天下,應當凡事至公,不可以私偏自己的親屬難道忘了漢朝呂氏家族是怎麼敗落的嗎?&ot;
武后反駁道:&ot;呂雉將權力交給親屬生者,所以才會敗;我只不過是追尊亡者,有什麼關係!&ot;裴炎堅持道:&ot;凡事都要防微杜漸,怎麼可以隨便呢!&ot;武后根本不聽裴炎的那一套,堅持追尊了自己的祖先,只是稍打了個折扣,把七代祖減為五代祖死了五十多年的武士彠成了魏王,而武承嗣做為武家的繼承人,不動聲色地也就輕易成了新任魏王
在此之前,武后已經將唐王朝的旗幟、官職名稱、服色、都城名、紀元全部改了個遍,如今再追尊諸祖,隱然已有改換天下的氣象不過這一切看在眾人眼裡,卻並沒有多少意外原因很簡單,高宗在世時,李唐王朝的這些職官輿服城名紀年,早就被來回地改過多次,大家早已看花了眼至於追封武后祖上,那更是高宗常辦的事,人們早已習慣成自然了
不過無論如何,皇帝正當盛年,卻由太后臨朝稱制,也太說不過去了李唐宗親都對諸武心驚膽戰可嘆的是李唐王朝經過三代皇帝之後,龍子鳳孫們大多數已經完全沒有了祖先的驍勇,面對武太后的所有舉措,他們都只能在心裡憤憤然,卻只能束手待斃,沒有一個敢站出來反對朝臣也是一樣,武太后雖然為所欲為,卻並沒有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