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3部分

他的關防大印,令其立即趕往山海關以西諸關,令守關諸將務要死守關口,不得放建奴入關!

(今日特別鳴謝信離兄弟的連續打賞!)

第四十八章 喜峰口

阿巴泰在領旨之後,會同皇子豪格,點了數萬兵馬,立即便從前屯衛一帶開始朝西進入到了山中,這些年來,他們屢屢南犯,早已將山海關以外的各種道路都摸了個通透,而且隨同他們的那些漢軍旗的烏真超哈營的漢兵們之中,也有大批原本就是生活在這一帶的兵卒,所以連嚮導都不用找,便輕車熟路的向著喜峰口一帶行去。

此行因為道路不便山路難行,所以阿巴泰和豪格沒有攜帶太多的重炮,僅僅是攜帶了幾門紅夷大炮,其餘的則是攜帶的一些輕型一些的火炮,不過在他們看來,這樣的火力已經足夠壓制那些明軍鎮守的關城了,而且依照他們的兵將,對付守關的明軍應該不是什麼問題。

於是阿巴泰和豪格入山之後,督軍一路疾行,便撲向了喜峰口,沿途所過之處,為了保證不暴露他們的意圖,凡是途徑的村子,要麼便將村民盡數屠殺,要麼便將青壯裹挾入軍充當奴役之用,年輕女子則留在他們軍中供他們玩弄,其餘的老弱之人盡數屠之,所以很好的隱藏了他們的行跡。

而大中軍的主要注意力都放在了山海關一帶,斥候也僅僅是在山海關外圍不太遠的地方探查敵情,所以也沒有發現他們的行蹤。

如此一來,阿巴泰和豪格用了八天的時間,終於率領大軍進抵到了喜峰口一帶,遠遠的看到了喜峰口的關城。

可是在這個時候,喜峰口的明軍守軍,卻早已得到了增強,明軍大將周遇吉,早在十多天之前,便已經率領了麾下兩千多明軍之中最後的精銳人馬,在撫寧衛和大中軍分手,領兵進抵到了喜峰口一帶佈防。

原本鎮守喜峰口的明將盡是一個姓劉的守備,雖然此地是要地,但是因為常年缺乏修繕,再加上衛所制度的破壞,這一帶原本號稱有五千人馬,但是在周遇吉率兵趕到這裡的時候,此地的守軍僅剩下了區區不足千五百人,而且多是兵戶的兵,不管是訓練還是士氣,都非常差。

崇禎十年的時候,建奴便從喜峰口破關而入,進犯過京畿,攻破了昌平、保安諸城,飽掠之後又從此地出關,可以說是如入無人之境一般,雖然此後朝廷意識到了喜峰口防務的薄弱,加以了改善,增加了一些守軍,並對喜峰口一帶的關隘進行了一定的休整,但是因為國內局勢日趨緊張,朝廷財力不足,即便是改善也是有限的。

所以喜峰口如果不是周遇吉率部前來的話,那麼這裡基本上是沒有多少防禦能力的,面對著阿巴泰和豪格的數萬兵馬,此地可以說根本就不具備阻擋他們破關而入的條件,那麼阿巴泰和豪格便可以輕而易舉的在此地破關進入到關內。

對於這一點不管是阿巴泰還是豪格,都可以說是信心十足,某種程度上二人都有點輕敵,所以在看到喜峰口的時候,二人都沒有把這裡當成回事,稍微佈置了一下,便令石廷柱率領漢軍旗之中鑲紅旗的烏真超哈營的漢兵們,朝著喜峰口殺了過去。

這石廷柱本是大明廣寧守備,當年王化貞棄廣寧奔逃入關的時候,石廷柱和他弟弟石天柱便轉投了建奴,這些年來為建奴甘當馬前卒,四處征戰多有功勞,不管是野豬皮還是皇太極都頗為重視他,漢八旗建立之後,便授予石廷柱漢軍鑲紅旗固山額真也就是旗主之職,令他帶兵繼續效命於建奴韃子。

此次阿巴泰領兵叩關,石廷柱的漢軍鑲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