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這個時期的平均畝產為石,若再經過呂布刻意的農業技術改造,可以提升到4石,呂布徵收的田賦按照比例折算,只是百分五而已。
呂布徵收的田賦,乍看起來低,但若是能夠把第三點和第四點落在實處,整個冀州、幷州可開墾出兩千萬畝良田,一年兩熟,一年便可得到八百萬石糧食,足以養活起來八十萬軍隊。整個中土,可以開墾出一億畝良田,一年兩熟,一年便可得到四千萬石糧食,足以養活起來四百萬軍隊。
可每個朝代都不能養活這麼多軍隊,究其根本,就是第三點和第四點沒有做好,甚至做得很差。
明朝全國田地有一億多畝,若是全部徵收,收上來的田賦應該有八千萬兩白銀實際上只得到兩三百萬兩,根本不足以養兵也不足以賑災,究其根本,就是因為朱元璋提出那個愚蠢的“官紳不納糧、國家養士”的政策,以東林黨為首的大官僚大商人組成的官商利益集團、中高階軍官、皇室宗親權貴一起兼併了百分之九十的良田東南大商人豢養起來的大官僚東林黨忽悠著豬一樣的朱明皇帝取消了對工商的徵稅,國家全部的稅收都壓在自耕農身上,而自耕農手裡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薄田,風調雨順還好說,一旦天災**起來,自耕農無法支撐,只得拋荒流亡天下開始四分五裂。
東漢末年的情況,跟明末是一樣的,世家大戶兼併了大部分的良田卻不用交納一點兒錢糧,朝廷屢次對西羌用兵,高昂的軍費都是壓在黎民百姓頭上,災荒連年不斷,大亂自此開始。
其實何止是明朝、東漢,隋末、唐末、元末都是如此元朝之所以滅亡,民族衝突並不是最致命的地方,歸根結底還是土地兼併等一系列經濟政策搞差了,百姓不堪忍受,紛紛舉旗造反。…;
呂布不想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有朝一日淪落到明朝末年那樣的地步,他一定要做一番改變。
呂布清楚地知道自己現有的力量不足以挑戰全天下的世家大族,所以他一開始頒佈這四點土地政策,並不針對世家大族,只在中央軍內部施行,等到他羽翼豐滿之際,就會把矛頭對準世家大族。
呂布頒佈這四點土地政策,事先在軍中各級將領間徵詢了意見,大家對前三點都沒什麼異議,很多將領對第四點非常牴觸過不多久,就有激烈的抱怨聲傳到呂布的耳朵裡:“從古至今,一旦封侯,便有食邑,不會再被徵收田賦,主公怎地如此吝嗇,難道不想西楚霸王之敗便敗在對將士吝於封賞嗎?!”
呂布大驚,連忙招來所有隊級以上的將領議事,呂布先問了一個問題:“我們中央軍大興屯田,以後不會再缺糧了,在這樣的情況下,請問在座的諸位是想讓家裡堆滿糧食呢,還是想家裡堆滿金銀?”
眾將大笑道:“當然是想家裡堆滿金銀了,糧食一多就會貶值。”
呂布擺出一副無奈表情:“那你們為什麼還要那麼多田地做什麼?!我已經反覆強調過,朝廷衰敗根源在於土地兼併過度,朝廷賦稅全部壓在少數自耕農肩上,為此,朝廷的政策以後就是要抑制兼併,你們乃是我親信將領,更要配合我完成這項偉業。
至於讓家人富足,很容易,我們每次戰爭所獲,都會按照每個人的戰功高低給予不同的賞賜,你們可以用這個賞賜去經營商業,像陶朱公一樣發家致富,當然,我希望你們還是要專注在領兵打戰上,讓你們的妻子兒女或其他家屬負責經商。”
呂布拿來一張地圖,是他草繪的地圖:“我們控制了渤海,可以從渤海這裡跟倭國、高句麗、南洋諸蠻夷貿易,我們控制了五原郡,可以從這裡向北跟鮮卑、西域各國做貿易。這樣的貿易,一來一回,都是十倍之利,豈不是遠遠強過種田!我希望你們能夠把種田的區區幾鬥米糧的蠅頭小利拋開,專注在利潤更大的跨國跨洋生意上去,把我們對外貿易給活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