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3部分

策者一廂情願的拍腦袋,但智商不太夠,忽視了市場規律,這玩意真不聽組織和領導的話。

眾所周知,房地產行業其實約等於半個金融行業,這是由其屬性決定的,沒有龐大的資金量誰也玩不轉這個行業。

存款利率降低了,人們存款的**就會降低,消費和投資的**就會增強。貸款利率降低了,房地產企業和買房人獲得貸款的成本隨之減少。存款準備金減少,銀行可以放貸的錢就增多。

這是經濟學裡的普遍規律,政府也指望這麼做可以刺激消費。大家都願意花錢了,市場不就繁榮了嘛;市場繁榮了,工廠不就有活兒幹了,工人們也就有工資拿了。良性迴圈開始,越來越好……

可我們的國家是有中國特色的,普遍規律到了這塊神奇的大地上往往就成了特例。這就像古人所云:江南為橘,江北為枳。

中國人有非常嚴重的土地情節,這是因為自古中國是個農耕社會,沒有經歷資本主義社會的洗禮,表面上看在跟著世界前進,其實骨子裡還沒完全擺脫原來農耕社會的很多固有觀念。

房子,這是每個中國人都特別看重的一項生活必需品,不管有沒有經濟實力,大多數人哪怕砸鍋賣鐵也得擁有自己的房子,否則就特別的不踏實。

在這種想法的驅使下,手頭有點錢了,大家琢磨的不是如何旅遊、如何購物、如何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絕大部分家庭的第一件大事兒就是買房!集全家一代人、二代人之力,拼了命也要買房!

可是又有幾家人能全款買房呢?沒錢怎麼辦呢?這時候銀行來了,給貸款啊!於是房子買了,錢沒了,還欠銀行一屁股債。全家老小要至少得還上十年八年的,還有錢消費嗎?別說提高消費了,還得縮衣節食呢。

在投資領域裡也一樣,這種情況下銀行把錢貸給誰回報率最高、最快呢?顯然不是工廠企業,那些單位想盈利得苦幹好幾年,盈利之後也沒啥大便宜可佔。遠不如貸給房地產公司,它們的樓還沒蓋完呢就賣光了,一年一個輪迴都算慢的。

這下可麻煩了,消費沒拉動起來,房價倒是拉起來了。房價越高、買房和賣房的人就越著急,一邊是拼了命的買,一邊是拼了命的蓋。

可房子這個玩意是產生不了利潤的,它隨著時間的推移只能有損耗。老百姓手裡的錢,加上未來十年的錢全都買了房子,他們還會有錢去消費嗎?

一個國家的基礎建設是需要投入,但必須控制在一定規模之內,太快了就會佔用其它產業的發展資金,擾亂經濟發展。如何調控這些資金的走向,就是我們常說的宏觀調控。

房地產經濟過熱,短期內看著好像挺火紅,尤其是政府稅收蹭蹭的漲,但從長遠角度看這是一種病態。就像人體內長了一個大瘤子,把養分都搶走了。它是越長越大,人的身體卻越來越弱。最可怕的是,這個瘤子最終還得切掉,等於是白折騰。

但有一個問題挺值得思考,大家買房的錢都去哪兒了呢?最沒腦子的回答就是開發商賺走了。如果稍微瞭解一下房地產開發行業的人,絕不會這麼回答。

因為在這個行業的成本里,土地轉讓價格和各種稅收才是大頭,真正能落到地產商手中的錢,和這些費用比起來就是九牛一毛。

但即便如此,這些毛照樣催生出一大批地產鉅富,可想而知,這筆錢的總量是多麼的龐大。也應該龐大,這些錢可是全國人民n多年積累下來的,結果不知不覺間就被清零了。

其實這種清零運動已經不是第一次,更不會是最後一次。為什麼要來回來去的清零呢?這玩意沒法講,講了就是大不敬。

但有一句話可以琢磨琢磨,財富本身就是一種權利,假如大多數財富都攥在人民手中,會怎樣?藏富於民只是個美好的夢想,從古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