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軍準備了五天,總算是能夠正式啟程出發。其實,與其說是新軍準備了五天,不若說是滿清的官府以著超水平發揮的速度才總算是把大軍所需的第一排騾馬、糧草等物備齊,反倒是新軍早已完成了準備工作,要等兵部、戶部、工部這些衙門磨蹭完了才能啟程出發。
「吃皇上的飯!」
「吃皇上的飯!」
「穿皇上的衣!」
「穿皇上的衣!」
「大清在,旗人富貴萬代!」
「大清在,旗人富貴萬代!」
「大清不再,旗人死無葬身之地!」
「大清不再,旗人死無葬身之地!」
出征儀式,新軍以著組建時的口號回應著順治,隨即便以著營為單位緩緩的出了新軍大營,沿著官道前往如今已經是亂成一團的陝西。
新軍浩浩蕩蕩的離開了大營,也將他們的武器裝備暴露在了朗朗乾坤之中。離開新軍大營後的半日後,新軍吃過了午飯繼續前進,並沒有絲毫等待其他八旗軍的打算,反倒是準備以著最快的速度趕往陝西,平定這場關寧軍集團掀起的叛亂。
遠處的小山上,兩個樵夫打扮的男子趴在草叢裡。一個閉著眼睛,口中念念有詞,若默記狀;而另一個則握著一把望遠鏡,透過草叢觀望著新軍的行軍佇列,以著低到了極致的音量對同伴訴說著所見。
良久之後,新軍緩緩駛過,二人趴在地上,倒退著移動到了小山的背面,緩緩的蹲了起來,四下眺望了片刻才消失在了山下的林子之中。
第六十八章 潼關懷古(上)
新軍作為平叛軍的先鋒,也是這支平叛軍的主力,沿著官道便出了京師的範圍,經保定府、真定府、順德府、廣平府進入河南的彰德府,而後越過衛輝府,在開封府地界渡過黃河,隨即轉道向西,一路沿著黃河向潼關挺進。
潼關南依秦嶺,有禁溝深谷之險;北有渭、洛,匯黃河抱關而下之要;西有華山之屏障;東面山峰連線,谷深崖絕,中通羊腸小道,僅容一車一騎,人行其間,俯察黃河,險厄峻極。而其地向西,便是陝西腹地的一馬平川,作為陝西與中原之間的門戶,歷來是關中王朝最為重視的關隘,軍事意義極其重要。
歷朝歷代,尤其是秦漢隋唐,多有圍繞潼關的戰事。到了明末之時,孫傳庭與李自成決戰潼關,以及李自成與清軍在潼關的大戰,分別決定了大順王朝的崛起和敗落。
不過,在那之後,戰事不再是在關中與中原之間展開,潼關也算是一度免於戰火。但是到了今時今日,吳三桂在陝西起兵反清,清軍要重新奪回陝西,向世人證明其還有碾平叛軍的能力,這裡就再度成為了雙方爭奪的關鍵之處。
新軍作為平叛軍主力,一路上無論是直隸還是河南,皆是腹地,戰略移動速度很快,甚至已經到了後續跟進的八旗軍被越甩越遠的地步。新軍是按照歐陸戰法編練,輔以劉成從陳文那裡學來的一些練兵手段,早已不再是當年的那支八旗軍了。
不過,新軍的戰略移動速度夠快,但卻快不過屯齊率領的那支偏師。因為這隻偏師不僅僅全部是由騎兵和滿漢八旗的騎乘步兵組成,更重要的是,他們並沒有像新軍一樣繞過山西,而是從京師直接向西,而後在山西境內強渡黃河,直接出現在了陝西的地面之上。
攻取西安之後,吳三桂就開始了針對甘陝全境的收復工作,首當其衝的就是黃河西岸的地區,因為他要憑藉著黃河天險來堵住清軍自山西攻入陝西的道路。
然而,黃河長達萬裡,光是兩省之間的晉陝峽谷就有著不下一千五百里的長度,若是處處分兵守禦,反倒是會分薄了軍隊。眼見於此,吳三桂選擇了重點防範晉陝峽谷的中南段,而對於北段則是僅僅留有少量的部隊以為牽制和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