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利潤,一百多萬兩白銀,距離陳文的那個逼著日本挖空石見銀山的豪言壯語還有很久的路要走。為此,陳文決定做些事情,為這一程序適當的提個速。
召見首航船隊負責人,瞭解日本、琉球和朝鮮等國的情況,其實陳文完全可以在南京進行,但是正因為首航船隊返回,有些事情卻可以立刻開始進行了。
陳文返回浙江的同時,各地的光復票號也在借海貿船隊的盈利來釋放利好訊息,加深人們對光復票號的信心,從而獲取更多的可支配資金。
坐在家裡就能賺錢,而且是穩賺不賠,自是趨之若鶩。但是與此同時,陳文沒有進行禁海,只要到市舶司繳納稅款,海貿還是可以跑的,大批計程車紳富戶也開始投身到海貿之中。
然而,有經驗的船長和水手畢竟是少的。陳文這個殺人不眨眼的傢伙他們不敢招惹,有人便計劃前往福建,從福建清軍、耿繼茂乃至鄭成功的水師裡挖牆腳,甚至還有野心更大的打算連船帶人一起挖過來。
這些事情陳文沒有興趣理會,他關注的是另外的兩點,其一是海船製造業規模的擴大,有人要跑海,就有人造船,真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其二呢,便是貨物。
陳文現在收復了大片的失地,其中浙江和江西多有軍功田土,社會安定,人們就會有更多的精力去生產,以提高生活水平。民田各異,但是軍田卻都是在陳文的掌控之中。有了充足的原料,有了熟悉航道的船隊和各國的門路,陳文需要的只是在原料加工為產品的環節提升生產效率,貿易很快就將會呈現爆炸式增長。
此前江浙明軍的軍工司作坊就已經開始利用水力機械來製造機械零件,這一技術積累早已成熟。如今作坊已經分為了兩部分,一部分繼續進行武器裝備的生產,以應對擴軍和武器裝備的更新,而另一部分則轉為民用,比如王孚新近搭建起的廠房裡的機械就都是民用工坊裡製造出來的。
扶持工業是陳文的既定計劃,王孚的這個廠區是進行蔗糖生產的,廠區裡各個廠房的用途不同,陳文此刻在王孚引領下視察的正是壓榨環節,而工人們使用的機械則是《天工開物》中記載的糖車。
「凡造糖車,制用橫板二片,長五尺,厚五寸,闊二尺,兩頭鑿眼安柱。上筍出少許,下筍出板二、三尺,埋築土內,使安穩不搖。上板中鑿二眼,並列巨軸二根,軸木大七尺圍方妙。兩軸一長三尺,一長四尺五寸,其長者出筍安犁擔。擔用屈木,長一丈五尺,以便駕牛團轉走。軸上鑿齒分配雌雄,其合縫處須直而圓,圓而縫合。夾蔗於中,一軋而過,與棉花趕車同義。蔗過漿流,再拾其滓,向軸上鴨嘴投入,再軋又三軋之,其汁盡矣。」
隨著牲畜的拉動,甘蔗的細胞壁被破壞,汁水流出,比之人力榨取的生產效率有著顯著的提升。糖車一軋完成,工人將殘渣投入到名為鴨嘴的投料口之中,反覆三次,自然比世界其他蔗糖產區如今僅僅一次榨取的出糖率要來得更高。
中國的蔗糖生產技術於如今乃是全球最為先進的,這種糖車在明末南方的很多鄉村糖寮裡都有使用,並非是多麼稀罕的事物。奈何清軍南下以來,對生產力破壞過於巨大,原料產量大幅度降低,糖寮也自然而然的消失了太多。
而現在,生產力得以恢復,但陳文對那等手工業作坊式的生產模式卻興致缺缺。從原料儲備到最終生產出成品,只在一片廠區中就可以完成,而且在生產過程中大量的使用機械,減少了人力的使用,也提高了生產的效率,這是家庭式手工作坊所無法比擬的,於人口大幅度下降的今天而言,此間的生產效率才能帶來飛躍式的發展。
第九章 加速(中)
人類意識變遷史中,甜始終代表著美好、幸福和慾望,世界各地語言中但凡是甜之一字所代表的也正是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