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沉寂不可能始終持續下去,關內有千畝良田,有河流穿城而過,有大量的糧草積蓄其間,但卻總有吃完的那一天。而對於清軍這邊,則更是沒有拖下去的理由,恰如劉成所言的那般,他們需要的是一場摧枯拉朽般的勝利,在這裡每遷延一日,對滿清的威望都將是一定程度上的打擊,而且拖得越久這份打擊就來得愈加劇烈。
數日後,新軍大舉出動,不過這一次,他們卻並沒有攜帶著那些攻城器械,而是拖著一門門看上去就威力巨大的火炮向著此前已經劃定的炮兵陣地而去。
潼關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其建築風格更本就是為了更好的防範冷兵器攻城。清軍若是攻下潼關,直薄關城並非難事,但想要將其攻陷,卻遠沒有那麼簡單,甚至很可能會出現損兵折將、遷延時日但最終卻依舊無法將其攻破的結局。
自古而今,這等事從不少見。不過到了今時今日,火器發展到了現在的水平,這等純粹以防範冷兵器攻城而修築的關城在火炮面前就要顯得脆弱多了,否則胡國柱此前也不會派出步兵在關門之外據山列陣。
清軍的炮隊抵達,二十門大口徑的紅夷炮,這個數量,就算是與清軍入關前攻大淩河時相比也要相去良多,但是除了這些紅夷炮之外,清軍還攜帶著三門臼炮。去年託歐洲海商運來,是花了大價錢的,也是滿清全部的臼炮庫存,本是為了大軍南下時碰上江浙明軍的稜堡而準備的,現在卻用在了潼關的身上。
新軍沒有這等重炮的編制,同時也是為了防止這些火炮拖慢了新軍的行軍,始終是由富綬所部的八旗軍負責護送,一路上更是少不了要依靠河流,直到現在才運到了軍前。其擠佔的運力,更是將富綬的大軍也都拖在了後面。
紅夷炮隊在新軍的護衛下向著預備好的炮兵陣地前進,臼炮則依舊留在陣後。新軍沒有專業的工兵,這些炮兵陣地都是劉成在新兵訓練營時學來的,半月的斜坡護牆可以完美吸收掉對方炮彈的動能,降低殺傷,江浙明軍這些年也一直在使用,而且還在不斷的改進,劉成這些天派輔兵修築的不過只是最早的那種規格,但是對付遠處的潼關卻也足夠了。
潼關居高臨下,但是其城牆動輒五丈、十丈的高度,卻並不適合大口徑火炮的安置。並非是害怕火炮過重會壓垮城牆,但大口徑火炮發射時的巨大動能能夠將炮彈推出去裡許到數裡之遠,過高的城牆是萬萬無法承受的,甚至根本不用炮轟,只需城上守軍開上幾炮,城牆的牆體很可能就會自行震裂,乃至是出現垮塌。
此時此刻,眼見著新軍正在護衛炮隊進入預定陣地,城頭上不能安置大口徑火炮,而小口徑的火炮又完全打不到那裡,胡國柱只得再度開啟城門,派出了大批的軍隊去進攻清軍的炮兵陣地。
守軍坐擁雄城卻不得不出城去與前幾日於野戰擊潰過他們的對手廝殺,因為他們很清楚,只有毀了那些火炮這座雄關才有繼續撐下去的可能。然而,胡國柱的思路很清楚,但劉成卻也是早有準備。
大隊的新軍早已是在炮兵陣地前嚴陣以待,長矛手在後,火銃手在前,僅僅是列陣於炮兵陣地之前,但卻彷彿是不可逾越的鴻溝一般。
關寧軍大舉出動,步兵尚在關門外集結列陣的時候,大隊的騎兵已然沖了過來。面對這支關寧鐵騎,新軍的騎兵也毫不猶豫的迎了上去,雙方在戰場上纏鬥開來,一時間打得難解難分。
好容易,匆忙出關的關寧軍步兵完成了列陣,開始向炮兵陣地趕來。可也就在這時,新軍的紅夷炮利用這段時間卻已然完成了裝填,在第一聲巨大的轟鳴響起,炮彈接二連三的從一門門紅夷炮中射出。
炮彈在天空中以著難以想像的速度劃過了一道道不甚明顯的軌跡,幾乎是炮聲響起的下一個瞬間,站立在潼關城牆上的胡國柱就已然能夠感受到了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