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7頁

第二十二章 舟山(三)

見試圖騷擾的清軍騎兵轉戰明軍左翼,俞國望便把注意力全部集中於正在加速前進的清軍步兵。

自第一輪射擊開始,明軍中軍和左翼右側小陣的鳥銃手始終在持續性的向清軍射擊,只是除了第一輪時尚可以看到對面清軍的位置,在硝煙彌散開來後便再無法進行有效的瞄準了,只得根據先前的印象進行射擊。

俞國望自永曆元年起兵至今,在建軍思路上就始終以著鳥銃手為主。他麾下的這些鳥銃手多則四五年,少的也經過了一兩年的訓練,即便無法視物卻依舊按照軍官的命令進行射擊。

倒藥、裝藥、壓火、裝彈、裝門藥、蓋上火門蓋,每一排發射過後便迅速的退到最後,都會按照這些年來長久的訓練所養成的習慣進行操作,甚至根本不需要經過大腦,只要按照肌肉習慣操作即可。

一切準備結束後,第一排也完成了射擊,開始向後退去,而他們則步入第二排進入待發狀態。直至前一排射擊結束越過他們向後退去之時,他們才會大步上前,站會先前進行射擊的位置,重新開啟火門蓋,在瞄準後扣動槍機發射。在射擊結束後再次退到最後一排,進行裝填,如此往復。

戰場的另一側,作為自安慶便追隨馬進寶的老兵,譚景仁靠著降清以來的在馬進寶麾下參與屠城、劫掠以及強迫他人借利息不菲的債務等手段,他也迅速的積攢起了一些田土和身家。

根據以往的經驗,此次進攻舟山,必然又會是一場屠城,等舟山城的人死光了,那些搶到手中的無主之財,除了拿出大部分孝敬軍官外,剩下的便可以自留下來,也算是一筆橫財。只不過,這橫財還沒有看到,卻被迫留在了台州,和這些不知道哪座山上下來的明軍賊寇作戰。

不知道本鎮那個一向無利不起早的大帥是哪根筋搭錯了位置,但是軍令就是軍令,譚景仁可不想因為違抗軍令而被處斬,那樣的話這些年積攢下來的家當豈不就便宜別人了。

手持著刀盾,譚景仁走在中路陣線的第二排,和第一排的刀盾兵一起構成了戰陣的前排。由於得知對面的明軍多有鳥銃之類的兵器,譚景仁和其他清軍前排的刀盾兵也都拿出了慣用的包鐵或是包生牛皮的木盾,甚至還有人直接拿出了鐵盾,便是指望著能夠藉此來洩掉鉛彈的一些力道。

只不過,雖說明軍的鳥銃並非是那等需要支架才能射擊的重型火繩槍,但是其在射程內的威力依舊可觀,清軍僅僅依靠著一面盾牌很難抵擋這樣的傷害。

鉛彈自鳥銃口伴隨著硝煙與橙紅色的火光噴射而出,憑藉著火藥燃燒所瞬間產生的氣體的推動,飛速的劃過了明清兩軍的間距,在清軍的盾牌和頭盔上敲擊出一聲聲的悶響。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更是穿過了這些防具,夾雜著盾牌和頭盔的碎片在清軍的身上打出一個個彈孔。

這些中彈的清軍,若不是被命中要害登時便死的,便是痛苦的倒在地上捂著傷口哀嚎,而他們身邊的清軍則更多是在軍官的呵斥下加緊步伐,不會有任何人向他們伸出援手。

譚景仁將腰刀插回刀鞘,雙手持著盾牌擋在胸前,只留下眼睛以上的部分擦著盾牌的邊緣以方便看清整體的狀況。

若是按照他早年的想法,此刻自當是蹲下前進或是乾脆衝殺過去,可是蹲下就意味著前進速度變慢,而衝過去則無法保持隊形,眼下也唯有強頂著明軍鳥銃手的射擊前進。

走在前進的路上,譚景仁一步步的跟在前面的那個如他一般動作的刀盾兵身後向前邁著步子。

他所處的位置乃是清軍中路的中心位置,所以明軍的那些鳥銃手並沒有將過多的注意力放在這裡,而是隔著硝煙向他們先前印象中,也是潛意識中威脅更大的正對著他們的清軍開火。

硝煙的背後,明軍鳥銃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