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此前只派給李瑞鑫那一支小部隊就只是打算以此起到威懾的作用,既然到現在都沒有不好的訊息傳來,那麼想來是李瑞鑫完成得不錯。
至於撫標營,由於清軍存在著兩條南下的路線,所以陳文將整個東陽營交給了尹鉞,效果如何現在還不好說,不過一千五六的鴛鴦陣對抗兩千撫標營,應該不會出現太大的紕漏吧。
如此,四路威脅只剩下了半路,只要將再無援兵的督標營聚殲於金華,那麼浙西的金衢嚴處四個府的清軍就剩下了那三個分守各縣的營頭,總兵力不超過兩千,接下來的日子就可以大舉反攻,為永曆六年的明軍大反攻做準備了。
一時間形勢大好,陳文便加快了對參戰部隊的休整。此戰兩個營斬首超過一千,俘虜清軍更是接近三千,以及大量的民夫。除此之外,不僅甲冑、兵器和火炮、輜重,就連成功逃離戰場的部分清軍也在惶急之中丟下了不少的甲冑和兵器,全部被明軍繳獲。
相較之下,由於明軍佔領戰場,傷員得以倖存。南塘營在此前的戰鬥中損失不大,只是清軍炮擊時和初接戰時付出了從數字上可以忽略不計的傷亡,便一舉擊潰了四府綠營的聯軍。而義烏營由於直面督標營,兵力、裝具處於絕對的劣勢,再加上新兵比例很大,所以損失很重。
於是陳文將帶來的那一個局的預備兵全部塞進了義烏營之中,又將繳獲的甲冑和火炮分配給這兩個營的戰兵,實現了初步的鳥槍換炮。
兵貴神速,南塘營在第二天就已經押解著俘虜出發,而義烏營則在兩日之後也完成了最基本的休整,準備追上南塘營參與圍攻金華的戰鬥。水營運送軍需的船隻也已經起航,可是就在這時,陳文卻接到了兩份書信。
第一封來自於李瑞鑫,他出兵攻入了嵊縣境內和紹興綠營進行了一番交鋒,已經成功的將清軍趕回了縣城,請示陳文是否需要他回師參戰。
既然俘獲了那許多清軍,陳文還是打算用這些俘虜作為死兵填壕,以減少兵力的損失。至於民夫,反正他們都是金華人,乾脆每人發一點繳獲的乾糧直接放走,也可以省下些糧食。所以眼下他的兵力還算夠用,還是讓李瑞鑫在嵊縣再威懾一段時間比較好,以防清軍趁東陽縣空虛的時機前來燒殺搶掠。
至於第二封信,陳文只是粗略的掃了一眼,此前的意氣風發便瞬間蕩然無存。
信件很長,乃是尹鉞如李瑞鑫般將這些天發生的事情詳細的稟報給陳文,此乃是應有之意。可是從頭到尾,其中心思想只有一句話——「撫標營於一日前潛越浦江縣,直奔義烏而來。」
而這裡所謂的一日前,卻是信件發出的時間,而非陳文接到書信的時間。
第六十五章 舊恨(二)
從尹鉞的告急文書中,陳文得知了安華鎮到鄭家塢鎮一線戰事的具體情形。
東陽營自義烏出發後很快就抵達了鄭家塢鎮,並且在那裡開始佈防。緊接著,清軍的一支先頭部隊在南下的途中遭遇了東陽營向北探索的一支小部隊,雙方進行了一番試探後便分別後撤,沒有繼續進行接觸。
按照陳文此前的部署,東陽營堵在了素有金華北大門之稱的鄭家塢鎮,而從俘虜的口中得知,撫標營那時已經全員進駐了安華鎮,並且派出了大量的遊騎將這一條走廊地帶後的撫標營主力遮蔽了起來。
由於此前陳文將所有的騎兵全部編進了南塘營,尹鉞手中的騎兵少得可憐,無法與撫標營的騎兵在戰場上爭衡,對於這片情報遮蔽網背後的情況可謂兩眼一抹黑。為保萬全,尹鉞只得命令東陽營的第四局越過球山在浦陽江畔紮營,以護衛側翼的安全。
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清軍的遊騎活動頻率在達到了一個巔峰後陡然下降,尹鉞發現情形有些不對勁後,便率軍北上,試圖在這片走廊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