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6部分

李超最近就打算給山海經也來做個注,但也不僅是翻譯一下,而是準備以山海經為楔子,編寫一套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書。

後世一般都認為山海經不是哪一個人所作,也不是成書一時。這應當是一本大約從戰國初年到漢代初年,楚、巴蜀、東及齊地方的人所作,到西漢校書時才合編在一起,多數內容,都是來自於口頭的傳說。

李超想著以山海經為序,來編寫一套大唐版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書。李承乾卻在那裡想著,到了丹水,一定要想辦法找一找這丹魚,若是能夠捉一條,然後把血塗到足底,那他以後就能長居淵中,步行水上了。

這種想法,就敢李超小時候看了武俠小說,然後幻想著修煉出內功是一樣的心理。

李承乾甚至開始鼓動著一群小夥伴們,開始商議如何捕獲丹魚,成就水上行走的幻想計劃了。(未完待續。)

第612章 李超的金字招牌(感謝十里飄飛的好幾萬打賞!)

“也不知道承乾現在怎麼樣了。”東宮麗正殿,長孫皇后為李世民添了一碗飯,憂心道。兒行千里母擔憂,太子才七歲,就要遠行八百里,這讓做母親的如何不擔憂。

“放心吧,沒事的。”

李世民接過飯碗,大口的吃起來。去冬的蘿蔔醃成的酸蘿蔔,配上一小疊新鮮的折耳根,夏天味苦的時候吃點酸最是下飯。

一般情況下,李世民也不會讓太子輕離京城的,更別說長途跋涉八百里去山南。不過李世民也常想起自己和建成。建成以前一直呆在京中輔佐政務,他一直在外征戰,幾年時間,太子諸方面都不如他,李世民覺得就是太子呆在京缺少了獨擋一面的機會,缺少了真正的歷練。

李超有本事,李世民從不懷疑。李超教導孩子,也很有一套,不是普通儒者那一套。太子在灞上呆的時間不長,但變化卻是驚人的。李世民早早定下了太子,就是想要早確定繼承人的身份,不想自己的兒子將來也來奪嫡爭儲。

既然早立了承乾為太子,李世民就希望承乾能成為最優秀的那個兒子。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觀音婢,朕雖然比李超年長几歲,也比他早生兒育女,但要真說到這教育子女,朕覺得還真不如李超看的透徹。你也別太憂承乾了,跟著李超身邊,承乾不會有任何問題的,把太子教給他,朕放心,總比交給李綱要好。”

說到李綱,李世民有些不太滿意。原來他是看中李綱這人的品性和學問,但現在跟李超一比,李綱做太子老師就有太多不合適之處。不說別的,看看李綱教導過的太子親王,好幾個,結果呢,不是被廢就是被殺,如果一個兩個還能說是太子問題,可他教的人全沒好下場,能說都是太子的問題,這明明就是李綱自己也有問題啊。

“也不知道承乾現在到了哪裡,天氣又這麼熱!”

“估計到了商州了,現在天氣還算好的,都八月了,天氣轉涼了。你也別太操心了,你看宰相們不也把孩子送去了,好些年紀更小呢。朕本來都想把寬兒恪兒泰兒他們也送去!”

“把承乾送去臣妾就已經夠擔心了,青雀還那麼小呢。”

京城。

李超赴山南上任,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大家甚至都早習慣了李超進進出出了,這位天子第一寵臣,感覺就像是個救火隊員。

哪裡需要,就去哪裡,可哪裡又呆不久。

但有李超過去,基本上總能解決麻煩。李超在隴西呆了段時間,結果拓地八百里,不但把吐谷渾打的求和,還打通了西南絲茶之路,將西南十幾個藩內引的內附,大唐疆域向西南擴張上千裡。

李超去朔方,短短時間就收復了朔方,滅了梁師都,讓大唐京畿的安全形勢大增,免去了長安隨時會被突厥人突入城下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