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我書坊一天能印兩萬頁書。而且,這個數字還可以提高。”
兩萬頁,這就是非常直觀的數字了,而讓老和尚動容的是,這才只是一天時間而已。
“大師,一本觀世音經,有七萬零一百二十字。如果手抄,一個熟練的抄書人一天也未必能抄下一萬字。一個人一個月頂多抄出兩三本而已。”
觀世音經全稱是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也就是妙法蓮華經,也簡稱為法華經。是佛門相當重要的一部佛經,青龍寺有觀世音菩薩,也有這部法華經。
“如果由我的書坊來印刷這部經書,則就不一樣了。我能在短時間裡,給你印刷出大量精美的法華經,沒有錯誤,印刷精美,字跡清晰。”
老和尚覺得這確實是個好訊息,張家一天能印兩萬多字,豈不是三天就能印一部法華經?他看過張家印的三字經和千字文,確實字跡清晰,印刷精美。
“本寺想請貴坊幫忙印刷一百部法華經,一月內能否交付,每部經書需要多少費用?”
張超笑著搖頭,“大師,你有些誤會了。我這書坊印刷的流程是這樣的,首先得請一位書法名家把法華經寫出來,全篇還不能有一個錯字,還得非常流暢完美。然後找專門的雕版師傅,把那書稿雕在預製好的木板之上。當書稿成了雕版之後,這個時候再用上特製的印刷墨水,然後才能印刷。”
張超不介意把這些過程告訴和尚,這些東西不說有心人也能猜的出,但沒有真正的細節,或者說沒有好的印刷墨,可不是誰想印就能印刷的。再說了,雕版印刷的門檻很高,需要很多專業的雕版工,每制一次版,必須得印刷足夠數量的書籍,才能把印刷書的成本降到手抄書相同,甚至是更便宜。
能符合這些要求,還得有專門的印刷墨配方,因此不是誰想學就能學的。
“每一頁書,都得專門寫稿專門雕一個版,中間不能有一個環節出一絲差錯,不然就得重來。”
“大師,如果青龍寺想要印刷法華寺,起碼需要千本起印。”
“我可以給大師一個優惠的合作價,按頁收費,每頁六文錢。當然,若是大師印刷本數更多,我們還能多給一些優惠,如果印兩千本,每頁還能便宜一文,只收五文錢。要是印三千本以上,我只收四文一頁。”
老和尚心裡算了一下,七萬多字的法華經,按張家印的三字經來看,起碼得五百頁,一頁六文,豈不是得三千文一部?還得千本起印,那就是印一次得三千貫了。
不便宜啊!(未完待續。)
第254章 眾籌
三千貫錢,對於青龍寺來說,也不少了。老和尚在猶豫,張超卻不想自己的這開門第一單跑掉。
“大師,其實呢,我有一個建議。貴寺印刷這批經書,並不需要你們出一文錢。”
聽到有便宜佔,老和尚居然馬上笑了。哎喲,高僧也有心境不穩的時候啊。
“大師可以眾籌!”
“眾籌?”老和尚對這個詞很陌生,但又似乎覺得聽明白了一些,眾籌,眾人籌集的意思嗎。
張超也確實說的這個意思,其實這個在後世不算什麼新鮮招數。張超後世時就曾經也去寺院遊玩過,也燒過香。每次都會碰到寺裡贈送香客們一些經書,多是些普及性的佛經以及一些寺廟介紹的小冊子。
免費的。
後來張超知道,原來這些佛經都是由寺裡的信眾弟子們捐資印刷,然後給寺裡免費發給香客遊人們的,這也算是一種‘修行’。
因此現在張超就教老和尚,青龍寺也可以搞一次眾籌。把印刷經書這件事情公開宣揚,告訴所有的信眾,然後請這些信眾籌錢。比如定一個目標,專門為印經書籌集三千貫錢。這筆錢不做他用,只為印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