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到達長安。
在這裡,十萬兵馬,也才算是徹底集結完畢。
各軍在這裡重新整編,組成了五個軍團。
長安如今已經降為陪都,稱為西京。
李世民住在長安的太極宮裡,這也是他自繼位以後頭一次入住太極宮。此前他向太上皇保證,太上皇在一日,太極宮就屬於太上皇,而他會一直在東宮聽政。
不過現在太上皇在漢京的大明宮裡樂不思蜀,李世民這次回長安,便直接入住了太極宮。
離開長安許久,整個長安都顯得蕭瑟了許多。
少了幾萬宮廷人員,少了長安的百官和眷屬,和數萬軍隊,以及長安城裡的工匠、商人等等,整個長安顯得空曠無比。
此時再看長安城那裡坊佈局,尤其是那些坊牆坊門,越看越覺得彆扭。
高大的坊牆,把街道夾起,臨街沒有窗戶,沒有門院,連商鋪也沒有,怎麼看怎麼像是一座大軍堡。
一下子少了幾十萬人,如今長安城裡的總人口,只剩下了十萬多點。
一座本來設計容納百萬人的城池,現面就住了十分之一人。一百餘坊,現在有近半的坊是空的,剩下的一半也都只住著極少的人。
城南的許多坊,現在種滿了莊稼和蔬菜,甚至有放羊養豬的。
東富西貴的諸坊內豪宅,如今也沒有以往的熱鬧,只剩下了少許各家留下的老僕看守。
就連皇宮,如今都只剩下不過幾百老宮人老內侍。
沒有對比,就沒有區別。
“漢京更加熱鬧、繁華,也更加便利。”李世民感嘆著道。
旁邊的房玄齡點頭。
“如今再看長安,忽然發現長安真不適合做都城,處處格格不入啊。”
長孫無忌笑道,“如今長安驟減數十萬人口,倒是以後都不必由關東辛苦轉運糧食入關中了。關中和朔方、綏遠、河西、隴右幾地,足夠自給自足,不再仰望關東供給了。”
“此一項,節省朝廷無數人力物力,而且以後關中也能慢慢有積蓄存糧,不再一場災害就整個關中的人都得出關就食關東了。”李世民也感嘆著道。
曾經為秦漢都城的關中,真的不再適合做為大唐的都城了。(未完待續。。)
第981章 受驚了
李超現在沒有官職,但卻能夠隨時向皇帝上奏本。他的摺子,都是第一時間轉呈皇帝案前的。
甚至皇帝還經常派人去問李超一些事情。
這種雖身不在朝,但卻依然還能經常跟皇帝保持聯絡通訊的特殊,讓朝野無數人羨慕。甚至現在都有人喊李超為白衣宰相,不在朝,一樣能夠影響朝局。
攤丁入畝的奏章,直接動用八百里加急,送到皇帝面前。
李超的奏章一向跟他的人一樣獨特,沒有什麼過於華麗的詞藻,沒有那麼套話空話。都是直接就上乾貨,條理清晰,論點明確。
“攤丁入畝?”
“納錢代役?”
“不抑兼併?”
“永不加賦?”
李世民越看越震驚,李超的把他奏章裡的幾個重要點,直接來了個加黑加粗,高亮顯色。
這四句,十分吸睛,有uc部的風格。
但卻不是標題黨,而是乾貨。
房玄齡本來在閱讀漢京轉來的奏章,聽到皇帝一句接一句的驚歎,也連忙扭頭過來。
他一看那奏章上貼著紅色條子,就知道這原來是李超的奏章。
“趙國公又有什麼驚人言論嗎?”
“不是驚人言論,而是又一個新法。罷租調庸制,停均田法,推行兩稅法,還要攤丁入畝,甚至是納錢代稅,兩稅徵錢,並且不抑兼併,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