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這是一場能在短期內打贏,並且包贏的戰爭,那誰去領兵就是誰撿功勞啊。
誰不想去?
這前朝鮮那邊一直是在備戰狀態,主將是海軍元帥張仲堅,副將是北海艦隊大將軍劉仁軌。
不過蘇烈他們都盯著,誰願意袖手旁觀呢。
“攝政,某願請纓前往朝鮮!”
蘇烈第一個忍不住請戰。
然後多員將帥都紛紛請戰,哪個也不願意落於人後。
張超想了一想,這徵東海三國,就跟當年隋平南陳一樣,明擺著手到擒來的功勞。
張超確實是員猛將,不過他是員騎將,陸上作戰,不弱於李績,擅長大兵團作戰。但說到打新羅百濟這樣的海上國家,只怕有些外行。
當然,還有一點,蘇烈這幾年功績確實很高,甚至讓他有點飄。
他剛滅三國擒三王,若再讓他滅東海三國,那就真的有些讓人頭疼,會功高難賞。
這對他並不是好事。
“此次用兵東海,關於統兵元帥,某心裡倒有個人選。”
張超斟酌著說出一個名字。
“某擬由琉求國公張擔任東征元帥,不知道諸位意下如何?”
這真是一個出人意料的提名。
蘇烈怔了一下,然後不由的笑了。
張是張超嫡長子,現在是琉求國公,馬上就將成為帝國的皇太子。這個時候,張超要讓張來當這個徵東元帥,確實很合情合理。
誰都能看出張超的用意,這是要給張一些耀眼的資歷,要給他鍍鍍金。但從另一面來說,張也不是那種什麼世面都沒見過的,他在琉求兩年,也掃滅了幾十萬山夷,可以說,還是顯露出很不平凡的。
再說了,用皇子或宗室為帥,這也是歷來的傳統。
這下,誰也不好再去爭這元帥之位了。
但張只是掛銜,下面的大將位置還是能爭的。
“以琉求國公、鎮東節度使張為徵東元帥。”
“以海軍元帥張仲堅為徵軍行軍長史!”
行軍長史,這相當於參謀長了,也算是軍中二把手。
這個任命大家倒也能接受,畢竟張仲堅為了這一戰,都籌備了兩年,總不能這個時候把他弄一邊去。
“以牛進達為行軍司馬!”
這是三把手。
牛進達的爵位、資歷、威望,都足以擔任此職。牛進達現在是右軍大都督,駐東都登州。
毗鄰朝鮮,調他入朝,各方面都不錯。
從張超的角度來說,牛進達既是個老資歷的大將,又足夠忠心,打仗也挺有本事,另一方面,牛進達相比起秦瓊程咬金李靖蘇烈他們來說,又還差了一些資歷威望,就算這次平滅東海三國,也不用擔心功高難賞。
“以北海艦隊大將軍劉仁軌為第一軍團司令,目標攻奪對馬島和巨濟島,負責攔截倭國對朝鮮增援,以及牽制新羅之兵。”
“以薛仁貴為第二軍團司令,目標百濟王都。”
“以高侃為第三軍團司令,負責進攻百濟王都外圍。”
張超將朝鮮戰場上的兵馬增至十萬,混編為五個軍團。
兒子張為元帥,張仲堅和牛進達擔任長史和司馬。
而下面的五個軍團,則分別由張超的五個門生擔任司令,各統兵兩萬。分別為劉仁軌、薛仁貴、高侃、上官儀、牛見虎五人。
蘇烈等名宿大將,都沒得到任命。
聽到最後,不免有些失望。
“諸位元帥將軍們,如何?”張超笑問。
諸將都打起笑臉表示贊成。
於是,此事就此議定。
第1414章 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