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張家的。
朝廷的官吏、軍隊撤出諸侯封地後,諸侯接管封地的民政司法稅賦軍事諸方面。
簡單的刺史衙門肯定是不夠的。
琉求是一個八百里大島,現在分設六縣,管理起來不容易,尤其是行政司法軍事都得一把抓。
按照朝廷的制度,封國的國官也都是有一套的。
比如國公府,有國令、大農各一人,有尉二人,典衛八人,常侍等等,有一套官制,是漢魏以來都有的,雖各朝有些變動,但都差不多。
不過張超對於原來的這些封國國官設定並不太滿意。
他有意將公國機構改變一下,讓政令更通暢,權責更清晰。
國公府下,設行政、軍務、司法三大衙門,另有議會。
張身為琉求國公,自然就是整個公國掌握最高權力的人。下面的三大衙門,各設部長,行政管的就是民政這一塊,相當於朝廷的內閣,下設諸人事、稅務、工商、農務、教育各廳。司法部下有法院、監察院、警察廳等,這相當於過去朝廷的御史臺、大理寺、刑部了。
軍務部嘛,自然就是管兵的。分為陸軍廳、海軍廳,統領的是琉求的警衛隊,也管轄民兵等。
至於議會,這隻算是一個議政監督的統戰組織。
國公府的組織結構,大體是與朝廷相當的。
另外,張超還給兒子安排了一套內政體系,有師、友各二人,還有文學二人。
此外還有長史、司馬、諮議參軍、主簿、錄事等。這就相當於是朝廷的翰林院了,是張的助手,協助他處理事務的。
有內有外,職責分明。
兒子雖年輕,但有這麼多人協助輔佐,又有這些機構組織,整個琉求能夠有效的運轉起來。
甚至說句不好聽的,以後碰上個無能的子孫,其實有這一套,也一樣運轉,只要不瞎折騰,瞎插手就行。
“朝廷取士有科舉,我們則要舉辦學校,透過學校自己培養人才。當然,從中原內地挖掘人才過來,也是很有必須的。總之,爹能給你做的,已經都給你做好了,剩下的就靠你自己了。”
“琉求只是你的試練地,若是能夠透過試練,將來為父才能放心的把整個灞上張家都交到你手上。”
第1352章 怕老婆
山夷使者很快去而復返,他們帶來了山夷酋長們商議的答覆。
這些山夷人認為張超的條件比較苛刻,他們堅持認為應當讓他們回到自己的寨子。
他們並不想去平地,更不想成為張超的佃戶、工人,也不想讓孩子們從小離開身邊。
他們認為張家想偷他們的孩子,會把他們的孩子當成奴隸賣掉。
“那就是沒的談了?”張超聽完後,不急不緩的道。“既然如此,那你們回去告訴這些鼠目寸光的酋長們,告訴他們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明天,我的大軍會再次發起進攻,到時,在這勇猛的軍隊前,你們會敗。”
“會敗的一敗塗地,你們絕無可能僥倖勝利。”
張超語氣平淡,“你們中的許多人會死於這場戰鬥,被弓弩射殺,被長矛洞穿,被火槍擊斃,甚至是被火炮轟碎。然後,更多的人雖然僥倖沒死在戰場上,但你們會成為俘虜。”
“你們將來會後悔,寧願自己死在這場戰鬥中。因為你們接下來的餘生,就是成為一個奴隸,被賣到各個礦場裡,在井底下不見天日的工作。為了贖得自由之身,你們要努力的拼搏大半生,才有機會。”
“但是,你們沒有機會再見到你們的妻妾、孩子,甚至是你們的父母。因為,他們也是奴隸,他們會賣給不同的主人。那些婦人,會被賣給工廠裡做工,那些年輕的,甚至會賣去青樓,運氣好點,可能是給大戶人